與隴州大多數的縣城一樣,樂涫城并不大,周長三四里。
分南北兩個城區。
北城較小,是郡府、郡丞府、郡尉府、縣寺等官廨的所在;南城較大,為縣人所居。
莘邇領兵由南城門入,瞬時驚動南城中的各里,百姓們奔走相告,涌出打望;時當下午,城角的“市”正熱鬧時候,商賈、買家、混在市里浪蕩的輕薄少年們,許多也出來觀瞧。
時下的步卒,大多無甲。
莘邇點的此百人,乃步卒中的披甲精銳。
他們鐵甲持槊,擁著莘邇走在石板鋪就的街道上,踩出的聲響如秋風掃葉。
三春艷陽的天氣,士民們竟覺森涼。
莘邇不管他們,隨他們跟在后邊,至城南一“里”,留兩個伍守住里門,令道:“不許人進出!”
這個里,住得都是樂涫的上流士族,本縣的冠蓋云集之處。
“宰相門前七品官”,里魁和里監門碰上尋常百姓,從來不拿正眼看的,這會兒屁滾尿流的,雙雙伏拜地上,各自心中打怵。才聽說莘邇討胡凱旋,怎就驟領甲卒至此?
里魁顫聲說道:“不知府君駕臨,未能遠迎,死罪死罪!”
莘邇和顏悅色,笑道:“我來你里訪人,你頭前帶路。”
“敢問府君要訪誰家?”
莘邇簡短地說道:“張家。”
張家累世簪纓,名氏豪雄,勢傾郡縣,往昔的歷任建康郡守,沒有不對張家恭恭敬敬的。聞莘邇是要往張家,里魁不知發什么了何事,駭怕得爬都爬不起來了。
里監門職在捕盜、治安,膽子大點,替了里魁,在前引路。
跟過來的百姓們聽到了莘邇的回答。
他們進不去,聚在里外的路上,三五成群,議論紛紛。
有的認為莘邇是來找張家麻煩的;有的認為張家勢大,不信莘邇會有這個膽子。不管哪種觀點的,都充滿了好奇和忐忑;有那受過張家欺凌的,不免卻暗暗帶些期盼。
除了張家,樂涫縣的右姓高氏等家,以及族中有人在郡府任官的別縣大姓,如麴氏等家,俱住此“里”。
剛被莘邇提拔的麴經今天休沐,閑在后宅讀書,聞訊趕出。
出到門外,他看到家的對面、兩邊,幾乎每戶人家的門口,都已站有人了。
莘邇已經過了他家。他連忙追上去,被甲士喝止。莘邇回頭,見是他,召他近前。
麴經說道:“聞明公歸縣,下吏正想明日朝會拜見,祝賀明公大捷。”覷看莘邇面色,問道,“卻不知明公緣何忽下鄙里?”
莘邇笑了笑,說道:“料理點公務。”
“什么公務?”
“過會兒你就知道了。”
到了張家門外。
麴經驚疑不定,心道:“這是要做什么?”
張家養的門客、劍士,十余人,仗械護門。
一個劍眉朗目,身長壯碩的男子手提環刀,喝道:“不知此是誰宅么?汝輩何膽,竟來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