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州地方,諸夷之中,實力最強的是鮮卑人。
令狐連時,繼西唐初年的大規模叛亂之后,河西鮮卑再次造反。
令狐連遣司馬麴邈擊之。麴邈是麴碩的祖父,世代將門,知兵善戰,三戰而斬其胡酋,俘數萬口。定西國軍隊中,目前所擁有的胡騎,大部分就是這些俘虜的后人。
這一場仗雖然打贏了,但在河西鮮卑作亂的時候,隴地的豪強郭摹認為早前流傳於隴州的“手莫頭,圖隴州”之歌謠說的是他,竟趁機生事,勾結了令狐連的左右親侍,將他刺殺於寢室中。
令狐連的兒子小,他的從父令狐興平定了郭摹之亂,吸取教訓,為了王室的安全,遂修筑了靈鈞臺。
此臺周長一里半余,地基高六丈余。其內除了國王、王后、嬪妃等居住的宮殿外,另有許多供作玩賞的堂宇。去年澤邊時,令狐奉許諾曹斐,等回到王都后,帶他看閑豫池的水中彩龍,此池所在的閑豫堂即靈鈞臺中有名的勝景之一。
四時宮修建於令狐奉的祖父時。
由令狐興起,定西國的王位落到了令狐興這一脈。令狐奉的祖父令狐咨是令狐興的兒子。
令狐咨即位的時候,經過其父祖對地方豪強、胡夷的數次鎮壓、殺戮,令狐氏在隴州的統治已經比較穩定了。令狐咨倡導文教,與民休息,府庫充盈,適時邊境也無戰事,他便大興土木,在舊城南邊的戈壁灘上修建了“中城”。
并在城北造了四時宮。
四時宮之得名,是因為依照四時方色,共有四座廂殿分處於主殿的四面。四座廂殿的底色、器物色,包括大臣在各殿上朝時穿的朝服色都依方色。故是得名四時。
主殿、廂殿皆有名字。
每座廂殿的左右又各起一座分殿。
主殿通常不用。日常的朝會務政,按季節、月份的不同,輪流在四座廂殿和它們的分殿中,比如春季正月,便在宜陽青殿的左分殿中,秋季九月,便在刑政白殿的右分殿中。
這些都是儒禮的講究。
四時宮外有宮墻,宮墻內,除了四時宮,主要的建筑有兩類,一類是建於四個廂殿旁邊的直省內官寺署,這些寺署的公廨與四廂殿一樣,亦各按方色;一類是自令狐奉的祖父起,歷代定西王於五殿附近興建的堂宇樓閣,內中較為常用的有新堂、宣德堂等幾處。
新堂是小宴群臣的地方,宣德堂則多用於接見臣下。
陳蓀進入宮中,內宦一面引他到宣德堂暫候,一面趕到賓遐觀,報與令狐奉。
賓遐觀是令狐咨建的一所樓閣。賓遐者,遐賓之意也,意思是遠來的客人。這個遠來,說的是西域。
西唐末年以來,隴地要么抗外侵,要么擊叛亂,戰事不停,與西域的聯系斷絕;令狐咨時,境內安定,便遣兵西涉流沙,征伐龜茲、鄯善等國,盡攻降之。鄯善王貢獻女子,號為美人,咨見之心喜,即筑賓遐觀以居之。自茲以后,賓遐觀就成了定西王室豢養西域美女的地方。
每當理政之余,令狐咨及后繼的令狐奉之父、兄,常來此處玩賞。
令狐奉與傅喬相同,亦有寡人之疾,雖說他不在乎女子的長相,但審美之事,人共其情,牛唇、豆眼的看得多了,難免也有點吃不消,十分需要洗洗眼睛,是以,這條“祖宗故事”當然得繼承發揚,并且是只可“揚”,不可“棄”,幾乎每日,他都會來此快活一番。
得了內宦的上報,說陳蓀回來了,令狐奉披上大氅,隨便系住,便就坦胸露腹的,踢沓著木屐,來入宣德堂。
宣德堂雖是個不大的小殿,亦富麗堂皇,飾以金玉,窮盡珍巧。
令狐奉落座,叫陳蓀也坐,問道:“都誰去了?”
陳蓀沒有坐,恭恭敬敬地侍立著,回答說道:“麴中尉、氾治中、小宋長史。”
“老張和老孫沒去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