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章遣的援兵,主將是麴爽之前的中尉主簿,新被麴爽舉為宣威將軍、唐興太守的田居。
兵馬共有五千步騎。
田居部與秦兵的阻擊部隊是在武始與南安接壤地帶,渭水北岸三四十里處的白石山下碰上的。
按照田居部預先規劃的行軍路線,他們本是準備從白石山的西邊繞過此山,向南直行,到鳥鼠同穴山,——渭水即是發源於此山,然后再從此山的西邊繞過,下到渭水的南邊,之后,再沿渭水,轉往東行,馳援渭水南岸的隴西郡郡治襄武縣。
這整個的行軍路線說來麻煩,其實路程并不遠,只有兩百多里地,從白石山到鳥鼠同穴山,約五六十里,從鳥鼠同穴山到襄武縣,有一百多里。
全速前進的話,田居部自白石山起,至多兩天就能到達襄武。
可就在白石山下,早有一支秦兵嚴陣以待。
這支秦兵約有步騎六七千人,望其旗號,是由兩支秦軍的部隊組成。
一部打著“建威將軍”的旗號、一部打著“廣武將軍”的旗號。
田居知道,這兩個秦國的將軍號,現下分別被姚桃、呂明二人出任。
白石山峰嶺眾多,谷梁縱橫,占地甚廣,其北邊的山體森林密布,南邊的山坡多為灌木,西邊迎對一大塊東西約長百里的沃野,沃野的西側是南北流向的洮水。
姚國、呂明所統之秦兵,就駐扎在白石山的西、南間,正扼守住了田居部南下的必經之路。
聞得斥候來報,說前頭有秦兵擋路,田居令部隊暫停下行軍,領了三四個將校和十余從騎,馳馬出中軍,徑去觀察敵情。
行不到十里地,秦軍的陣地躍入眼簾。
只見秦軍的此陣,以步兵為主,東倚白石山的南坡,向西延展開去,直達西邊的原野,陣前布置了柵欄、鐵蒺藜等防御諸物。在其西翼,列著一支具裝甲騎、輕騎構成的混合騎兵部隊,約兩千上下。於其東翼,白石山的南坡高地上,屯著一支約數百人的弓弩手和甲士。另有千余輕騎陳於步卒的陣后偏西位置。建威、廣武兩面旗幟,一處陣中,一處陣西。
看完秦軍的陣勢情況,田居的心頭頓時為之一沉。
從他來觀看秦陣的軍將中,一人說道:“觀秦虜此陣,它不是想要與我部野戰,而只是想阻我部的去路啊!”
秦軍若是想要與田居部野戰的話,第一,不會在步卒的陣前放置柵欄等物;第二,不會把騎兵都放在陣西或偏西的位置。第一點很好理解,第二點也不難理解。秦兵之所以把騎兵全放在那兩個位置,兩將之一的呂明且也在陣西,很明顯,就是為了防備田居部不戰而轉向西行。
又一個披發、戴著羊角的軍將說道:“他娘的!秦虜在此列陣阻我,那必然它是另有主力攻襄武了!阻我部的秦虜兵馬就有六七千,攻襄武的得有多少?將軍,襄武的形勢現下怕是不妙,龍驤部只有兵馬四千,攻城的秦虜如眾,龍驤沒準兒會撐不住,咱們得快點馳援趕到!”
他挺身請戰,說道,“將軍,末將請領本部精卒,為將軍先攻,給我部打開一條南下的通路!”
頭個說話的軍將是田明寶,后個說話的軍將是彭利念,此二人一唐、一羌,都是麴爽的愛將,并與麴爽都是老鄉,且那田明寶還是田居的族弟。——田氏是僅次於麴氏的西平大姓。
田氏與麴氏世代姻親,兩族的關系非常親近。
田居亦擔憂麴球而下的處境,略作忖思,心道:“秦虜的甲騎、輕騎,俱在陣西,我部若是轉而西行,他們定會尾隨追擊。於今之計,也只有采用正面突破的辦法,硬碰硬,把秦虜的主陣擊潰,這樣我部才能繼續南下,往援鳴宗!”便就允了彭利念的請戰。
秦軍發現了田居等人,西翼馳出了百余騎,試圖把他們抓住。
田居打馬北走,彭利念、田明寶等軍將、從騎,挽弓射之,把那百余秦騎的大部逼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