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和望之良久,心道:“姚桃沒有撒謊,觀其兵數,確是萬余之眾。”
姚桃站在呂明的身側,偷覷呂明的神色,想道:“這個呂明雖是‘因奴而貴’,靠著他的那個小奴青雀得了大王的喜愛,而乃青云直上,可此人亦小有才干,卻是得了孟朗的賞識。前日他劈頭蓋臉,痛罵我了一頓,若是來日他再私下與孟朗說些我的壞話,想那孟朗本就對我已是念念不忘,沒準兒就會因此而再生毒計,陷害於我。我須得做點表現,以示對大王的忠誠。”
想定,姚桃便做出積極求戰的樣子,指著城外隴兵的前部,對呂明說道,“將軍請看,唐兒擺在前頭的兵士悉為羸弱。我料這定是唐兒的示弱之計,是為了誘我軍出城。以桃愚見,咱們是不是可以將計就計?”
呂明瞥他眼,問道:“如何將計就計?”
姚桃侃侃而談,說道:“唐兒把羸弱放在前邊,如桃料得不差,其后定是他們的精卒,唐兒的盤算應是等我軍中計,出城襲擊之時,便把精卒調上,以妄圖打我出城部曲一個措手不及。既然如此,我軍可以擇選勇士,分作兩股,一股先出城進擊,待其精卒接戰,再把另一股派出,反過來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將軍以為桃之此策可否?如覺可行,桃請親引兵出戰!”
呂明盡管惱怒姚桃怯戰,但就事論事的肚量他還是有的,聽完了姚桃的話,覺得姚桃的此策似乎可行,沉吟片刻,問季和,說道:“方平,卿以為何如?”
季和的目光仍還落在城外的隴兵上頭,他沒有立刻回答呂明,而是仔細地又看了一會兒,這才扭過臉,若有所思地與呂明說道:“將軍,我觀莘幼著、麴鳴宗所率之兵,計約萬余,且多步卒,少騎兵;而我城中戰士近萬,於兵力上卻是不遜色於彼。”
季和的這幾句話,算得上“答非所問”。
呂明與季和搭檔日久,兩人彼此了解,通過季和的表情和語氣,知道季和肯定是想到了什么,就問道:“方平,可是有何守戰良策了么?”
便在此時,見十余定西騎士脫離大部隊,馳馬到護城河外,挽硬弓,朝城上射箭。
十余支箭矢有小半沒有射到城頭,余下的都射上來了。
守卒早就看見了他們,提前躲避,自無人中箭受傷。
有兵士瞧見箭柄上綁著疊好的紙,就揀起來,限於軍令,不敢看,奉給了本部的軍官。
一級接一級地往上傳,很快送到了呂明這里。
季和幫呂明把紙解下,呈將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