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在上書中闡明的這些東西,簡單明白,朝中諸公怎么就看不懂么?”
慕容瞻又一次地嘆了口氣,說道:“不是朝中諸公看不懂,莫賀郎,是主上不信任我啊。”
“莫賀”,是鮮卑語,“大”的意思,莫賀郎,就是大郎。
慕容美在慕容瞻的諸子中排行最長,因是小字莫賀。
慕容美生氣地說道:“先帝在世之日,主上就三番五次地與阿父過不去,……皇后與阿母也過不去,還誣陷過阿母!幸好先帝睿智,沒有聽信皇后的話,未治罪阿母。
“這些過去的事也就罷了,可現在是什么時候了?內有賀渾邪生亂,西有氐虜犯境,數召拓跋部遣兵援我,而拓跋倍斤擁兵不動,似懷異志,是東、西、北三面皆敵,唐兒亦很有可能會趁隙北上,此誠然我大魏存亡之秋也!主上卻怎么還無中生有的,懷疑阿父?”
慕容炎做皇太子時,確實是與慕容瞻很不對付。
這也不怪慕容炎,要怪的話,只能怪慕容氏雖已占據中原數十年,然其唐化的進展一直曲折難前,慕容瞻之前的那位魏主倒是想大刀闊斧地進行唐化,最終卻因觸犯了鮮卑主流貴族們的利益而被推下了臺,這也就導致其昔日游牧漠北之時的舊俗直到而下還泰半都保存著,其中一個就是“立君以壯”、“兄終弟及”。
固然單就魏國的皇室而言之,至少近二三十年,正常的傳襲中,沒有再出現過兄終弟及的事情,但其國內各個的鮮卑部落中,這種現象卻還是比較常見的,也就是說,“兄終弟及”這種傳統仍舊是得到大多數魏國之“國人”,亦即鮮卑人的認同的。
慕容瞻少小從軍,在他至今二十多年的戎馬生涯中,擊柔然、滅扶余、征高句麗,幾無敗績,論及在魏國軍中和民間的聲望,他可是要比慕容炎高上太多了。——便是慕容暠,在死前,無論真心也好,假意也罷,不亦曾親口道出,想把皇位傳給慕容瞻么?
面對這么一個威望隆重的叔父,慕容炎怎能不狐疑不安。
慕容炎不信任慕容瞻,是因為慕容瞻的威望太高,他的妻子可足渾氏誣陷慕容瞻的妻子段氏,是出於另一個原因。
段氏所屬的鮮卑段部,是鮮卑諸多部落中的一個頭等大部落,今雖因戰敗,成為了慕容氏的附庸,可其部當年的聲勢,實比慕容、拓跋還要強大,段氏可謂是出身高貴,相比之下,可足渾這個部落就遠不如段部。段氏的輩分又比可足渾氏高,是可足渾的叔母,由是,在過往的歲月中,段氏就不免時常地輕視可足渾氏,想那可足渾氏堂堂一個皇太子妃,自是孰不可忍,忍不下這口閑氣,遂就有了誣陷段氏的事情發生,好在如慕容美所說,慕容暠曉得其中的內情,沒有采信可足渾氏的誣告,未對段氏治罪,不過卻也沒有追究可足渾氏的誣陷之過。
慕容瞻心道:“莫賀郎說得不錯,昔日種種,於下無須再提,而今我大魏風雨飄搖,正該上下齊心,主上卻竟仍如往日,對我猜忌不信。唉,內憂外患,內憂外患啊!”
他扶住案幾,站起身來,步至帳門,視線掠過帳外丈余高的大旗,望碧藍天空中的白云朵朵,看了良久,不知在想些什么,也不知想到了什么。
跟立於慕容瞻身側的慕容美只瞧見他的表情,先是凝神,繼而憧憬,旋即低落,末了劍眉揚起,熟悉其父的慕容美知道,這是慕容瞻做出了決定。
果然,慕容瞻回轉過身,對慕容美說道:“傳令三軍,留萬人守亢父、昌邑,余者明日從我北上。”
慕容美大驚,焦急地說道:“阿父,既已知道賀渾邪侵入東平,就是為了調我軍北上,如何還能中其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