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來的沒頭沒尾,李亮諸人不解其意。
乞大力問道:“明公此話何意?”
“我今才是征西,而君等的阿諛奉承就如潮如海,想那前代、本朝的天子們,又每天會聽到多少的溜須之言?茍子、道武,做明主,不易啊!”
薛猛、李亮俱是臉上頓紅,兩人相顧,都從對方看出了尷尬。
李亮干笑說道:“是,是,末將等錯了。”
乞大力卻是表情如初,沒有什么異樣,他說道:“明公,阿諛奉承的指責,小人狗膽包天,不敢贊同。追隨明公至今,小人對明公進稟的每句話,字字句句,從來都是肺腑實話!”
“好罷!不過大力,不管你是否實話,你可不要小看天下英雄。別的不說,江左桓荊州,代北拓跋倍斤,此二人俱皆梟雄,是絕不可輕視的!”
盡管自得,但是莘邇還是能夠保持冷靜的心態的。
渭水上,一艘大船行過。
絲竹之音,隱約從船中傳出,隨風飄入莘邇耳中。
莘邇扭臉瞅去,見那船頭豎立著一桿大旗,是麴爽的將旗,心知這是麴爽所乘之船了。卻是麴爽沒有像莘邇一樣,乘馬與將士共行,而是選擇了更為舒適的坐船行軍。
莘邇揚鞭,指向那船,笑與左右說道:“老麴好心情,沐風行船,聽歌觀舞,真雅士也。”
薛猛說道:“這倒是件好事。”
“哦?”
薛猛說道:“大戰將即,而麴公有此閑情雅致,足可見麴公對迎擊齊征部此戰,必是充滿了勝利的信心,……這份信心從何而來?不用多講,又必定因為是他對明公的信任。”
“……,道武,你又奉承我。”
薛猛學得挺快,說道:“明公,道武此言,亦肺腑實話!”
莘邇哈哈大笑,說道:“走吧!可不能讓老麴趕在了咱們的前頭。”
在薛猛等的前呼后擁下,莘邇撥馬下了高地,入到行軍隊中,繼續向前。
……
行軍三四十里地,過新陽縣,再行四五十里地,過上邽縣。
再往前,就出天水郡界,入到略陽郡的臨渭縣界。
一路行軍,沿途的華人、胡人居民百姓不少見之。
凡見到莘邇及麴爽所部這番軍容者,久受氐羌等胡欺凌的華人百姓無不拜迎於地,個個與有榮焉;至於那些胡人、胡酋,多受震撼,其中心向舊主蒲秦者,更是色變汗出。
……
軍進臨渭縣界,駐守臨渭的北宮越遠迎之。
請了莘邇、麴爽等入到城中,北宮越已設下豐盛的酒饌,眾人稍作飲宴。
當日不提。
翌日,兩軍士兵在縣外擇地筑營。
莘邇、麴爽在將士、謀佐的陪同下,巡視臨渭縣附近的地形,尋找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