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唐鎮信誓旦旦的丟出這本北伐軍紀事的時候,莊天德先是腦子一蒙,然后一種智商被人碾壓的挫敗感頓時涌上心頭。
尤其是唐鎮丟出來的這本北伐軍紀事還是一本手寫體的文稿書籍。
顯然這本書冊并不是通過任何一家出版社匯總編纂的,而是唐鎮這老家伙通過鉆研各類有關北伐的歷史記事自己編寫而成的紀要書籍。
要知道,天海地下埋藏的這批寶藏本身就是當年北伐軍的產物。
而這批寶藏之所以被留在天海,也是北伐軍當年給自己留下的東山再起的資本。
所以寶藏的具體埋藏地點一定會和北伐軍的行為軌跡有著緊密的聯系。
至少有心之人是可以從北伐軍當年的所作所為當中推敲出一些耐人尋味的蛛絲馬跡的。
見莊天德的情緒緩緩平復下來,唐鎮這才當著他的面抄起了那本已經泛黃的北伐軍紀事。
書頁打開,唐鎮的嘴角也跟著上揚,輕聲念叨:“xx年xx日,北伐軍第三旅團有一支千人隊奉命駐守臨海,也就是現如今的天海城……”
“同月,北伐軍千夫長余勇率部繞道青田羅鋒口,阻擊來犯之敵。”
“七日后,這支千余人的隊伍在陣地上堅守至最后一兵一卒,全部殉難。”
聽著唐鎮的這番描述,在場包括莊天德在內的所有人心中都涌起了一股別樣的感覺。
洪濤更是面露不可思議之色,搶言道:“青田?唐家主,您的意思是,這批寶藏應該埋藏在青田郡內?”
唐鎮沒有直接回答洪濤的問題,而是繼續拿著手中的這本北伐軍紀事,讀了起來:“xx年xx日,北伐軍第四旅團攻陷東海通州,曾派遣兩支千人隊駐扎在兩地交匯的翠屏山一代。”
“七日之后,也就是留守青田的那支千人隊全部殉難之日,這兩千人隊才放棄翠屏山,繼續北上。”
“只不過耐人尋味的是,當駐守翠屏山的這兩支千人隊再次啟程的時候,他們卻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番號也由兩支不同的千人隊合二為一了。”
唐鎮的描述越發細致,但他索要表達的事情卻更加詭異莫測了起來。
北伐軍的兩個旅團,三支千人隊,分別駐扎在兩處不同的地方。
這事情看起來好像是沒有任何的關聯,但不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他們的地理位置上來看,顯然這三千人的部隊都和那批被埋藏在天海的寶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在眾人震驚的眼神之中,唐鎮這才慢慢的合上了手中那本已經微微泛黃的北伐軍紀要。
緊接著他的手指又一次滑向了八仙桌上的藏寶圖,然后指尖在兩個不同的方位輕點了兩下。
“莊老鬼,雖說我并沒有見過完整的寶藏地圖。但這些年我對北伐軍當年在天海一代活動的所有軌跡都探訪了個遍。”
“我這本北伐軍紀事當中所提到的細節,有些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留在各類書文檔案之中的,而有些則是我尋訪了當年的老人,從他們的口中得出的。”
“在我這么多年堅持不懈的研究之下發現,北伐軍當年在天海的這兩次軍事行動是最為蹊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