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陳國忠來說,他在京都規劃籌謀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坐到了內閣三號議會長的位置上,所以他并不想發瘋、更不想拼命。
現如今的他,乃至于整個京都陳家,其根本利益說來也就兩條。
第一,熬死坐在自己前頭的盧光耀和徐有明兩人,讓自己能夠成功的榮登東方權利第一人的位置。
至于這第二點,則是保證自己家族長久的繁榮和發展。
但就這兩條根本利益之中無論哪一條拿出來都要必須符合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他所處的這個國度不能亂。
畢竟他的利益、乃至整個京都陳家的利益都是和這個國度緊緊的捆綁在一起的。
若這時的陳國忠也和歐陽長風一起瘋狂,一起無所顧忌的話,那整個東方就會徹底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局之中。
到頭來,這片錦繡江山白被打爛了,還得他自己出面來收拾爛攤子。
所以,作為東方權利格局的既得利益者,陳國忠是斷然不可能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蠢事。
而且,對于這個時候的陳國忠而言,他所需要的更多的還是耐心與等待。
等盧光耀、徐有明這些擋在他跟前的人全部自然死亡了,那他便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就能坐上那方夢寐以求的寶座,根本無需跟著歐陽長風一起發瘋,也無需承擔這種瘋狂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當然了,在此之前他陳家之所以一直選擇和歐陽家合流。
一方面是看中歐陽長風在朝中的人脈關系。
而另一方面也是想加快自己奪取內閣首輔大臣之位的進程,僅此而已。
然而,現如今風向變了,局勢也跟著變了。
最重要的是,自己家的獨苗,那位身居禮部左侍郎之位的陳齊已經成為了別人案板上的肉了。
所以綜合眼下這些個不利于自己的因素來考慮,陳國忠毅然決然的選擇拋棄和自己在一起奮戰多年的“老戰友”歐陽長風。
因為越是在這種時候,他和整個陳家就越是要安靜。
畢竟只有足夠的安靜才能讓他和自己整個家族從容的從這場旋渦中走出來。
所以對待自己曾經的“戰友”,陳國忠也僅僅是用了恕難從命這四個字來結束了他二人,乃至于兩個家族之間的合縱情誼。
不得不說,陳國忠此人對于大局的把控那是相當犀利的,同時他在個人情感上做得也是十分決絕。
這一點從他和歐陽長風之間的互動上就可見一斑。
而另一邊,沒有了陳國忠這位內閣三號人物的幫助,歐陽長風做起事來自然會顯得有些拙荊見肘。
當然了,這也并不代表這位浸染朝局多年期頤老者對于當下的局勢就沒有半點反手之力了。
相反,沒有了陳國忠的瞻前顧后歐陽長風做起事情來是越發的大膽,也越發的瘋狂。
京都這一潭表面上看起來古井不波的湖水,實際上在歐陽家和陳家決裂的同時也就開始暗流涌動了起來。
對于一名年近百歲的老人而言,他并沒有陳國忠那樣的顧慮,他所面對的更多的還是放手一搏。
這一搏若是成了,榮華富貴、滔天權柄自然也就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