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白玉山萬里之外的金山寺,法海坐在蒲團上,此時汗水已經淋濕了身上的袈裟佛衣。
他的腦海里亂象叢生,無數雜念閃過。
竹林里那個婦人的身影,世間百態橫生,人們臉上貪怒癡怨恨,喜怒哀樂悲等等情緒全部刻畫臉上。
又想到自己的修行,如果想要精進一步,就必須拋棄所有欲望,從而無欲無求。
可是,人如果沒有欲望的話……可能成功嗎?
關于喜怒哀樂等,法海早就磨平了這類情緒的棱角。雖然怒,卻不會大怒,并且過后就會平復心情。
一時間,諸多情緒從腦海中剝落。嗔怒,癡狂,大喜,大悲等等情緒從法海意識消失。而法海后背也漸漸出現了佛輪。這是他真正邁入羅漢的象征。
若能證就九層佛輪,他便徹底進入羅漢境,雖然不是一步大羅金仙,但完全可以比擬所謂的太乙金仙。
腦海里紛亂的怪象緩緩消失,就剩下了最后兩個怪象。
一,為法海時常念想的:父母之關愛,童年的向往。
二,是身為正常人所自然出現的:男女欲。
自從有記憶起,法海就成長于金山寺之中。小的時候沒有什么煩惱,可是隨著長大,接觸的香客多了之后,他才明白。
一個人的出生,那是有父母才可以。
從沙彌,到師傅,再到被稱為法師和圣僧,法海見過不少人間情欲。
比如,望子成龍的期望,父母對子女的關愛,被抱在懷里的幼兒看向父母的神情,丟失兒女后香客的焦急等等情緒,一一回蕩在了法海的腦海里。
父母,自己的父母,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老方丈曾經說過,沒有一個父母愿意丟下自己的兒子。
可是,自己父母,又在哪里?他們又有什么苦衷?為什么將自己拋棄在金山寺門外?
“我佛……慈悲!”
法海幾乎是咬著牙,將這雜念硬生生壓了下去。
隨著修行,這一雜念被放在了識海一角,或許,以后見到父母之后,雜念自然會解開吧!
等這一念頭消失后,法海對上了腦海里最后一個欲望。
然而,剛剛觸及這欲望,法海身軀頓時汗如雨下。
一個個挺著肚子的女人,在仆人等攙扶下前來金山寺,為的就是求上一佛貼保護。
一個個穿著靚麗的夫人女人在腦海閃過。隨后,諸多影像化為了一個場景。
竹林、馬車,枯死的參天巨竹!
“妖孽!”
修行中的法海頓時醒來,他身后的佛像上,垂下一滴淚水。
轟隆……
大雨傾盆,雷聲陣陣。
法海走出房間,愣愣的看向了天上的烏云出神。猛然間,他感覺到了什么,扭頭看向自己盤坐的地方。
地面的蒲團,此時已經無火焚燒起來!
火光中,那竹林場景仿佛有出現在其中……
杭城,私塾中傳來朗朗讀書聲音。挨著私塾的院落里,兩個墻頭上爬著兩個女人。她們一人撐傘,而另一個卻手中無傘。
撐傘的女人身上衣服,除了上身之外,裙擺都已經濕透。沒撐傘的那個,身上透露一股特殊力量,雨水降落后自動滑開。
兩人看的位置也不同,撐傘稍微成熟的女人,看的是私塾。沒有撐傘的,看的是燈紅酒綠的青樓鬧市。
“姐姐,許漢文下學了,你不去接他嗎?”
趴在墻頭看青樓的女子猛地扭頭,私塾那邊果然已經下學了。但是由于雷鳴暴雨,沒有人敢走出房間。
“青兒,這雨如此大,我怕會出現變化。萬一城外清水河暴漲,說不定會淹沒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