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到了養老院,那是一座皇姑山下的三層樓閣,里外住滿了人。
將老爺子安頓好,他們趁著買水果的間隙,在四周閑逛了一會。
此時的家鄉,與十年前相比,已經大相徑庭,但整體來看,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
從集市回來,山下一座廢棄的石粉廠吸引了傅雨辰的注意。
那是早些年莊里的大戶炸山煉石時所建的工廠,后來因為違規操作被**查封了,一直荒廢至今。
見他一直在那比劃,葉潤秋忍不住問了一句,“怎么了?”
“感覺那里還不錯。”他指了指。
不錯?
葉潤秋看著銹跡斑斑的鐵門和破敗不堪的院墻,一臉疑惑地問:“哪里不錯了?”
傅雨辰淡淡一笑,“你不感覺那個地方很有潛力嗎?”
潛力?
“你在開玩笑嗎?”
“你感覺我在逗你?”
“嗯。”
“你看。”他隔空劃了一橫,從工廠連到遠處的柏油路,“如果從那通一條道,就可以連上五環。”
“有道理。”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可連上五環又能怎樣?”她問。
“作用大了!”
傅雨辰微微收斂笑容,一臉肅然地說道:“雖然這里僻屬郊區,但距市區不過十五分鐘車程,上高速也只是十分鐘。”
“所以你想干什么?”葉潤秋一臉不解地問道。
“不干什么。”
對上她的目光,他慢條斯理地說道:“只是想在這安個家。”
他認真的樣子不像是開玩笑。
安個家?
感覺有些莫名奇妙,可擔心他沒好話,她并沒有多問。
但葉潤秋做夢也沒想到,他這看似隨口一說的戲言,也有一語成讖的那一刻。
兩個月后,一個集組裝、儲存以及中轉于一身的小型集散中心在原工廠的基礎上拔地而起。
這是芯一在農村市場落建的第一個基站,規模雖小,但五臟俱全。
為了感謝她們一家救助老爺子,傅雨辰還將部分基礎建設包給了她的父親。
剪彩當日,副縣長、鎮領導以及村干部都齊來慶賀,葉潤秋也有幸被邀請過來。
最近一段時間,傅雨辰無疑成了人人口中的大善人,除了幫鄉里造橋輔路,還捐贈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服務型機器人:有教育教學的,有尋病問診的,還有迎客送賓的......
葉潤秋對他這個行為頗為贊許,在致辭中也特別提道:“雖然這些機器人無法解決農村普遍存在的現實問題,但它的出現卻為鄉村生活注入了活力,同時也為僻處鄉村的孩子們點亮了一盞心燈。”
慶典過后,傅雨辰帶他們在內場參觀了一番。
一進去,眼前之景讓人耳目一新——
現代化的建設融合了傳統藝術的元素,取代了鋼筋混凝土的傳統構架,使得整個基站充斥著人文科學的氣息,極盡雕琢,又不失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