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
帝堯執政初期,還沒有基本的國家制度,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非常松散,不利于國家的統一管理,所以在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后,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按各種政務任命官員,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為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奠定了基礎。
帝堯當政后生活非常儉樸,市場尋訪人族時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藤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在簡陋的宮門前設了一張“欲諫之鼓”,誰要是對他或國家提什么意見或建議,隨時可以擊打這面鼓。
帝堯聽到鼓聲,立刻接見,認真聽取來人的意見。為方便民眾找到朝廷,他還讓人在交通要道設立“誹謗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眾有意見,可以向看守人陳述,如來人愿去朝廷,看守人會給予指引。由于能及時聽到民眾的意見,堯對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
時間逐漸過去,又即將迎來帝堯功德圓滿之時。帝堯效仿前五位人皇,尋訪人族尋找人皇人選,可是他也遇到了難題,沒有找到他非常滿意的人選。
于是,帝堯召集群臣,向他們詢問何人可以接替人族共主之位,群臣聽后,急忙相互議論起來。人皇之選至關重要,要知道帝嚳選的摯太差勁了,他們不想在經歷一次。討論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首位大臣才試探的說道。
“共主之子丹朱通達事理,可以接任人皇之位。”
“哼!丹朱么,其人愚頑、兇惡,用之不妥。”帝堯不屑的說道。眾人聽了,盡皆沉默,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丹朱可是帝堯最心愛的兒子,他們也不得不考慮帝堯的想法,才吧丹朱推選出來。如今帝堯排除在外,眾人才準備好他們想要推薦的對象。
一開始帝堯聽到大臣推薦自己心愛的兒子丹朱的時候,他就明白大臣們的擔心,他自己也是經歷過那樣的階段,他不想在讓人族經歷一次,他也知道即使他想讓丹朱繼位,下面的大臣也不允許,才會嚴厲的拒絕丹朱人選。
他們都有自己的人選,大臣們稍稍沉默片刻,眾人再次開始討論人選,最終,眾人終是達成共識,眾口一詞道。
“圣皇軒轅陛下有一孫名鯀,此人見識廣博,本領不凡,為人處世世人無不稱道,足以擔此重任。”
帝堯一聽,低頭思考一會兒,剛要答應,心中突然一動,只見帝堯眼珠一轉,接著撫須說道。
“此人的確不錯,但爾等還是多舉薦幾個,莫要錯漏。”
眾人一聽,深覺道理,便又開始討論,突然,大臣四岳對堯說道。
“有一人,名為虞舜的人流寓在民間,他的德行很好。就是不知其是否能夠勝任共主之位。”
喜歡我六耳從洪荒開始布局西游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我六耳從洪荒開始布局西游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