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老太太正鬧得歡,村支書大姨夫出來臉色卻是一沉。
“夠了,娘。
咱們已經分家,我們家怎么做事不用你總來管,你要是想管,咱們就把二弟他們叫過來好好說道說道,是重新分家還是怎么樣?
有些事情我不說不是我心里不明白,而是我不想吱聲,你告訴二弟讓他消停一會兒,別給我惹急了,惹急了我對他們沒好處……”村支書大姨夫還說些什么,林蝶衣已經聽不太清楚。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有些事她也管不了。
燎鍋底,是這里移居新房時的習俗。
按照美妞大姨的說法,林蝶衣用一塊紅布包著新斧頭壓在床頭,寓意增福氣。
又用紅布分別包著五谷雜糧,長長的粉條,五六棵大蔥還有一顆大白菜放在廚房,寓意糧谷滿倉,生活富足,百財進家。
按照這里的習俗,移居新家時要在原來的家中烙餅,餅只烙一面,然后把鐵鍋拿到新居,安上鍋再烙另一面,這才算燎鍋底完成。
但是,林蝶衣不屬于移居,而是入住新房,所以,林蝶衣的燎鍋底和別人的不同,林蝶衣只需要找一個好的時辰,把鐵鍋安在灶上,在鍋里放上一瓢水一大把高粱,在鍋底點上火即可。
當然為了喜氣,在點火燎鍋底的時候要放鞭炮慶祝。
村支書大姨夫不知道怎么和孫家老太太說的,在林蝶衣和二表嫂剛到新房不久,他們也趕過來。
“六點多了吧?
找個吉利的時間,點火放鞭炮。”
“好嘞。”
放鞭炮這個活兒是男人們最愿意做的事。
大表哥他們把鞭炮擺放在院子當中的小路上,林蝶衣和大姨給鍋里放了半鍋水,好幾把高粱。
“第一鍋蒸饅頭,蒸大饅頭,美妞,爭點兒氣,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
“好的,大姨。”
林蝶衣一邊笑呵呵的答應,一邊往灶坑里填了一把樹皮。
“誰掐著時間呢,六點十八準時燎鍋底。”
“快到了,準備。”
方舒站在門口一邊看著手表一邊興奮的看著屋里屋外準備的人,“到了,點火。”
林蝶衣在屋里把樹皮點燃,三表哥在屋外把鞭炮點著,“噼里啪啦”的讓人心情好不舒暢。
美妞大姨從兜里掏出一百塊錢壓在鍋邊。
“大姨,你這是干啥?”
林蝶衣一驚,急忙要把錢拿起來還給大姨,美妞大姨一把攔住她,“美妞,大姨沒給你拿過來啥,沒拿就沒拿吧,你也不缺,但是,壓鍋的錢得給,這有講究,你得接著。”
“是啊,美妞,這都有說道,燎鍋底壓鍋,過日子充裕,你就接著吧。”
美妞的大表姐一邊說一邊掏出來五十塊錢壓在鍋邊。
方舒左看看右看看,她也想掏,可是,沒準備啊。
“你看啥,咱們又沒分家,我壓的,就是咱們大家伙給美妞的。”
美妞大姨看著方舒左顧右盼的模樣不由得笑道,“你別看你大表姐,她是嫁出去的閨女,是又一家人家,她給她的,你不用管。”
“嘿嘿,我不知道有這個習俗,沒準備。”
美妞大姨心里暗暗嘆氣,壓鍋的習俗倒是有,一般都是當媽的給孩子蒸大饅頭,可是,美妞那個媽,就連過來看一眼都不愿意,怎么會給美妞蒸饅頭?
林蝶衣看著放在鍋沿下的一百五十塊錢有些過意不去,在這個一個社員一天最多十個工分,賺不到一塊錢的年代,胖美妞的大姨給她壓鍋就用了一百塊,林蝶衣的心中有些復雜。
“美妞丫頭。”
老木匠胡頭看著屋里都是女人,沒準備進屋,直接在外面喊了一聲。
“出去看看吧,看你老木匠胡大爺叫你干啥?”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