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誰,邱會計你去清點一下人數,看看人都來了沒有?”
邱會計拿過花名冊,站在一張破桌子前逐一點名,被點到名字的人走過去站到一邊,等著點完名以后,一起抓鬮。
每年都是這個規矩,一家出一個人,按照點名的先后順序抓鬮。
出去抓鬮的人不免有些興奮和緊張,每一個在抓鬮前都是使勁兒的搓著手,就想抽到一個靠前的號碼,然后早領糧食,早回家,也能早去磨房磨米,吃干飯。
上河村也不過百十來戶人家,抓鬮很快完成。
抓到前面號碼的人滿面春風,拿著工具和麻袋,站到生產隊糧倉的面前等著分糧。
抓到后面號碼的人不由得有些灰溜溜的,自動的拿著工具站到后面去,待到他們分糧的時候,大概已經到了中午。
分糧開始了,村干部們分工明確。
支書大姨夫負責監督,邱會計負責,點名計數備注,兩個大隊長負責大秤,副支書他們負責從倉庫里往出搬糧,魏大東他們負責協助村民們裝東西和過秤。
第一個被叫到名字的是栓子叔,只見栓子叔一家開開心心的走上前,在邱會計那里對賬按手印,然后去倉庫那里取糧食。
上河村這里相對來說比較富裕,靠的不是糧食,其實他們分的糧食并不多。
每個成年的勞動力每人每年也就能分到六百斤左右的毛糧。
什么是毛糧?
毛糧就是還沒有磨成米的糧食,而且,這里還得包括黃豆,紅豆一類的東西。
說實話,在這個少油的年月這些糧食不太夠吃。
林蝶衣雖然嫁做人婦,但是,沒領結婚證,王家的人也不太承認她,支書大姨夫更不想林蝶衣的所得白白便宜王家,所以,林蝶衣是單人單戶,自己賺的自己得。
林蝶衣抽中的號碼不靠前也不靠后,算是正中間的位置。
輪到她領糧食的時候,王建國他媽眼睛賊溜溜的看著。
林蝶衣雖然賺的挺多,但是,她今年只干了半年,所得的糧食并不多。
王建國他媽看著林蝶衣往木板車上裝糧食,嘴角動了兩動,想要張嘴要糧食,又有些擔心的看著村支書。
孫景桂冷著臉看著王建國他媽,王建國他媽一激靈,再不敢朝著林蝶衣的糧食用勁兒。
糧食終于分到手了,村民們都很開心,尤其是那些早已經要斷糧的人家更是開心。
今年大豐收,糧食上的成,也就是長得特別好的意思,上河村的糧食晾曬的好,拾掇的也干凈,今年上交的任務糧得的都是一等糧,國家給的補貼也高。
即便是這樣村里大多數壯勞力的收入也不過不足兩百塊。
可見農民的收入有多低,所以,像支書大姨夫家,王家這樣有工人的家庭受歡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林蝶衣看著村里人領到糧食,領到工錢時開心的模樣,不由得感慨,她的命還算不錯。
如果她沒有認識徐叔,沒有認識吳叔,再沒有空間,那么她的日子會是什么模樣的,那場景想想都讓人膽寒。
“美妞,你去鎮上磨米還是在咱們村磨米?”
林蝶衣和三表哥孫新宇正推著木板車往家里走。
他們倆抓鬮的時候比較幸運,抓到的號碼挨得很近,這會兒兩個人都已經領到糧食,正推著木板車一邊走一邊商量磨米的事。
“你們呢?”
“我想去鎮上,鎮上電磨磨得又快又好,價錢也不貴。”
“那我也去鎮上,你啥時候去磨米?”
其實,林蝶衣自己有磨盤,但是,別人不知道,為了不引人懷疑,林蝶衣想把分得的這些糧食在眾人面前處理。
上河村只有一個石磨盤,能磨米,但是肯定沒有鎮上磨房里的電機器磨得快。
“要不,咱們直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