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隊里分豆腐,你別往外跑。”
明天要分豆腐?
“哦,好。”
林蝶衣急忙答應一聲。
今年分的有點兒早。
在胖美妞的記憶里生產隊每年都會做豆腐,有時候做得早,有時候做得晚。
做的早的時候,過年還能再做一次。
像今年這樣,很可能過年的時候還會有新鮮豆腐吃。
生產隊做豆腐,不是生產隊自己做豆腐,而是生產隊去豆腐坊做豆腐,當豆腐做好以后,生產隊統一去車把還冒著熱氣的新鮮豆腐拉回來,然后分給村民。
當然,這次的分和其他時候的分魚分糧不一樣,這一次需要村民們自己去買或者用黃豆去換。
當然,黃豆分得多的人家也可以自己去豆腐坊做。
不過一般人家都不會自己去豆腐坊做,即便是想做也是快過年的時候做一板豆腐,留著過年的時候吃。
今年秋天,林蝶衣只得了五十斤黃豆,用了一半榨油,還有二十五斤,去掉做黃豆醬的黃豆,余下的豆子做不到一板鹵水豆腐,所以,林蝶衣想花錢買。
買十塊豆腐就成。
其實,這十塊豆腐也不過是做給別人看的,她自己有磨,也有黃豆,想吃她可以自己做。
對于林蝶衣來說一年一次或者兩次的分豆腐不算件事,但是,對于村民們來說,這是一件大事,就像殺年豬一樣被人期盼著。
第二天一大早,沉寂了好多天的生產隊大院又一次熱鬧起來。
人們早早的來到這里,像分糧一樣大人孩子一起出動,女人和孩子手里拿著大盆小盆,或者是木桶,而男人們則背著袋子,袋子里裝著黃橙橙圓溜溜的黃豆。
在鹵水豆腐拉回來以前,支書大姨夫會組織人抓鬮。
抓到前面號碼的先去邱會計那里登記,想要多少塊豆腐,是用錢買還是用黃豆換都得登記好。
然后用錢買豆腐的把錢交給邱會計。
用黃豆換的把黃豆背到大隊長那里,大隊長和魏大東他們負責給黃豆承重,再由邱會計換算能換得多少塊豆腐。
林蝶衣抽到的號碼靠后,看著前面那些人開心興奮的模樣,不由得也有些興奮,本打算買十塊豆腐的,結果到她這里的時候,林蝶衣一下買了二十塊。
林蝶衣買的不算多,但是也不少,畢竟她家就她一口人。
不知道是不是受大家的影響,林蝶衣這會兒也有些迫不及待的模樣。
她家就她一個,排隊自然也得她自己來,不能像其他人那樣跑到路上去看一看馬車的蹤影似乎就少了很多樂趣。
時近中午,上河村的兩輛馬車終于回來了,孩子們遠遠的看見馬車的身影便歡呼著跑過去,車前車后的跟著。
快到生產隊大院的時候又一哄而散,跑進大院,找到正在排隊的爸爸媽媽,然后眼睛锃亮的看著生產隊的大門口,等著拉豆腐的馬車走進來。
馬車被趕進生產隊大院,車上的一板板豆腐還冒著熱氣。
大表哥和魏大東等人走過去,抬下兩板豆腐,那一邊,邱會計按照號碼點名字,到誰的誰上前,按照剛剛統計的斤數領自己該得的那一份。
領過以后,大人們端著盆,盆里裝著白嫩嫩的還冒著熱氣的大豆腐,孩子們拿著布口袋快步往家走,就等著到家以后好痛痛快快的吃上兩塊又滑又嫩熱乎乎的豆腐。
林蝶衣的家距離生產隊大院太遠,所以,二十塊大豆腐是用兩只桶裝著的,這樣可以擔著回家。
即便這樣回家會快很多,但是,等到林蝶衣走回家的時候,白白嫩嫩的大豆腐早已經涼透。
看著不再冒熱氣的大豆腐,林蝶衣已經沒有了吃它的想法。
說不失望是假的,可是誰讓她家離得遠呢。
為了能吃到一口熱乎的大豆腐,林蝶衣用水浸了一盆黃豆,打算自己做。
晚上,孫新宇過來送介紹信,問林蝶衣要不要他去幫忙,林蝶衣搖了搖頭。
第二天,林蝶衣再次去山城,按照廖科長說的,中午的時候才走進廖科長工作的地方,此時,該下班的已經下班,辦公室里幾乎沒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