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灶糖不麻煩就是有點兒費力氣。
每年下洼村都會做灶糖,然后在供銷社代賣。
那東西不貴,而且不要票,所以,林蝶衣想去鎮上看看。
農歷的三六九是上河鎮的農村大集。
雖然現在不讓私下買賣,但是,各家商店也會把攤子擺出來。
農村年集特別熱鬧。
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賣聲,充滿了煙火的味道,這是普通老百姓的幸福的聲音。
集市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大紅的福字,句句都是吉祥話的對聯,還有中國結,絹花等物烘托著喜慶的氣氛。
走進市集,年味撲面而來。
林蝶衣特別喜歡這種氣氛,看著人們臉上的幸福笑顏,感覺自己的小心臟都跳快了幾分。
道路兩旁擺滿各色商品,尤其是過年必備的凍梨凍柿子,鞭炮對聯大紅燈籠,雞鴨魚肉,糖塊等物更是比比皆是。
“美妞,來趕集?”
“是啊,過來看看,買點兒灶糖。”
上河鎮不大,過來趕集的都是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
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肯定都有些臉熟。
而且,碰到熟人的機會特別多,這么一會兒的功夫,林蝶衣已經遇到三個上河村的村民。
“美妞,去不去山城?”
村里的一個嬸子走過來問道。
“去山城?”
林蝶衣有些疑惑。
早上的客車已經出發,這會兒去山城沒有客車坐,走著去時間又太長……“那邊有馬車去山城,一個來回五毛錢。”
林蝶衣朝著那嬸子手指的方向看過去,那里停著兩輛馬車,馬車上平鋪著稻草,稻草上還有兩床破棉被。
“鄰村的馬車,每年過年的時候他們村都把馬車派出來做臨時的交通工具,來往山城,一趟五毛錢。”
“還挺合算的。”
“是啊,比做客車合算,而且人多擠著坐也不怎么冷。”
不冷那是不可能的,不過,可以嘗試著坐一坐。
林蝶衣有些躍躍欲試。
上河鎮的年集這么熱鬧,山城的年集肯定更熱鬧。
說風就是雨,林蝶衣和幾個村里的嬸子一合計便坐上馬車去了山城。
從上河鎮到山城不遠,但是,露天坐在馬車上也挺遭罪,好在,馬車上鋪著稻草,稻草上還有棉被,再加上十幾個女人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沒感覺時間多長便到了山城。
山城的年味的確更濃,處處都透著一股子熱鬧,喜慶,歡快的味道。
“哎呀,山城是比咱們鎮上熱鬧啊。”
“那肯定的,咋說它也是個城啊。”
“空氣里都透著一股子喜慶勁兒,還真是要過年了。”
林蝶衣笑瞇瞇的看著這嬸子,沒想到她說的還挺形象。
“美妞,你是逛逛街還是去你大表姐那里。”
“去我大表姐那里。”
“那行,那你去你大表姐那里,我們去街上逛逛。
下午四點馬車回返,你別忘了時間。”
“嬸子……”林蝶衣想了想,“嬸子,你們不用等我,今天我想留在山城住。”
“去你大表姐那兒?
行啊,那我回家的時候告訴你大姨一聲。”
“謝謝嬸子。”
山城較大,商店也比較多,擺出來的攤位更是占滿了半個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