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都是歡快的嗎?
好像也不是。
王家兩個妯娌因為林蝶衣拿來的一點兒東西吵了起來。
雖然兩個人被王家老爺子呵斥,很快偃旗息鼓,但是,心里肯定存著別扭。
再來就是胖美妞大姨。
過年了,每年的大年初一,胖美妞都會去支書大姨夫家拜年。
但是,今年沒去。
不是林蝶衣不懂規矩,也不是林蝶衣生他們的氣,而是,林蝶衣不想看大表嫂趙英蘭的臉,也不想被大表嫂陰陽怪氣的罵。
按照這里的習俗,出嫁的閨女在送神前是不允許回娘家過年的。
支書大姨夫家雖然不是林蝶衣正經的娘家,不受這個習俗管制,但是,他們家里有一個愛挑刺兒的大表嫂,大過年的,林蝶衣不想給自己找不自在。
因為林蝶衣沒來,胖美妞大姨的心情很差,看著大表嫂趙英蘭的眼神有著嫌棄。
這兩天,胖美妞大姨時常抱著二表哥的小不點兒躲在里屋不出來。
孫景桂看著自家媳婦兒的模樣不由得心塞,這幾天他也在反省,有些事情他們是不是做錯了。
初二晚上送神。
這里的送神指的是送老祖宗回家。
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林蝶衣也不算太懂,反正就是初二這天晚上,包餃子,給老祖宗們上最后一炷香,然后,放鞭炮,撤掉供桌。
林蝶衣家沒供老祖宗,但是,林蝶衣為了湊熱鬧,為了有過年的氣氛,供的是財神爺,財神爺不送。
林蝶衣想,送了財神爺她還怎么發財啊。
不過,供桌是要撤掉的。
林蝶衣學著別人家的樣子,煮了一鍋餃子,給財神爺供兩個,再在大門外供兩個,灶臺上放兩個,然后燃上幾炷香。
燒香的這段時間,林蝶衣毫不客氣的和財神爺一起吃餃子,然后,香駐了,林蝶衣便開始撤掉供桌。
供桌上的東西都撤掉,只余下一個香爐碗。
正月還沒過,總得時不時的給財神爺上柱香。
林蝶衣想看在她這么心誠的份上,讓她多多發財吧。
這時候林蝶衣不由得笑了。
什么時候她也變得喜歡財了?
大年初三,這一天才是人們正式出門的時候。
該竄門的竄門,該走親訪友的走親訪友。
至于,秧歌隊,這一天也開始走出村子。
聽說,這一天,上河鎮四周的所有村子的秧歌隊都會出來,匯聚到上河鎮上,來一場別開生面的老秧歌大比拼。
還有那些為了過年排練的節目,什么數來寶啊,快板書啊,三句半啊,都會與眾相親見面。
初三這天,秧歌隊的大領隊大表哥還有骨干分子三表哥都會出門,大表嫂趙英蘭也會帶著孩子回娘家。
林蝶衣便收拾收拾跑來支書大姨夫家。
“大姨,大姨夫,二表嫂二表哥過年好啊!
哎呦,我們小不點兒穿這身衣服可真好看。”
“你這個丫崽子,在家待的倒是老實。”
二表嫂方舒和林蝶衣關系好,看見林蝶衣這會兒才過來,不由得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她一眼。
“哪里老實了?
我出來看熱鬧了。
不過,來這兒是沒敢,誰讓咱還頂著個已出嫁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