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宇軒從山林中離開的時候手里拎著好幾只野兔,背上背著著好幾只山野雞,遠遠的看著再沒了那副干干凈凈的模樣。
看著他這幅模樣,林蝶衣不由得偷偷的抿著嘴笑。
月亮高高升起的時候,孟宇軒見到了孟老爺子,爺孫兩個聊了很長時間。
沒有楚君殊把關,林蝶衣害怕出事,一直沒敢離開。
等到孟宇軒走的時候,林蝶衣已經困的不要不要的,小腦袋一點一點的,孟宇軒看著好笑,卻也沒有說什么。
“我走了,爺爺還得麻煩你照顧。”
“這個不用你說。”
林蝶衣一邊打著哈欠一邊擺了擺手。
孟宇軒張了張嘴,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也許哥哥說的是對的,和林蝶衣這個小丫頭不需要客氣什么。
孟宇軒知道他得走了,外面的啟明星都已經亮了。
林蝶衣抹了抹眼睛,伸手把旁邊的大包遞給孟宇軒。
這是特意給孟宇軒帶的東西。
有林蝶衣包的粽子,下飯的肉醬,打牙祭的肉干,還有熱乎乎的茶葉蛋。
“我做的,你帶著吃。”
“太多了吧。”
“拿回去慢慢吃。”
孟宇軒他們也挺苦的。
雖然他待的地方不缺吃的,但是,單位里的飯菜也就那樣,怎么能和家里的比?
孟宇軒賺的不多,看這兩次給孟老爺子買東西的架勢怕是錢都花在這上面了。
兜里沒錢想打打牙祭都不可能。
端午節的這天早上,林蝶衣早早地起床,用艾蒿水洗頭洗臉,聽說這樣可以預防蚊蟲叮咬。
是不是真的,林蝶衣不知道,不過,這里的習俗有這么一說。
既然有說道,那就跟著做唄。
林蝶衣現在已經有些入鄉隨俗。
端午節的前一天,三表哥孫新宇弄來很多楊樹枝,胖美妞大姨非得讓林蝶衣拿著,她說,這東西要在天不亮的時候高高的掛在房門或者窗戶上。
楊樹枝上最好再掛一個葫蘆。
為啥?
胖美妞大姨沒說。
反正,胖美妞大姨折疊了好多的紙葫蘆。
林蝶衣看著手折的葫蘆挺好看的,也跟著湊熱鬧,東弄弄西弄弄的倒也折疊了很多奇形怪狀的葫蘆。
最大的一個有點兒鐵拐李的歪嘴兒葫蘆。
這個葫蘆被林蝶衣掛在了院子外的大門上。
端午節這天的早飯挺簡單的,林蝶衣只煮了幾個茶葉蛋,幾個肉餡的黏米粽子,還有肉餡的大餃子。
餃子是很久以前包的,一直放在空間里,這會兒正好拿出來煮。
林蝶衣的餃子剛剛煮好,三表哥孫新宇便走進來。
“怎么吃的這么晚?”
“不餓呀,疊了一會兒紙葫蘆。”
“餃子啥餡的?”
“純肉的。
再吃點兒?”
“給我拿雙筷子。”
“自己動手。”
林蝶衣推了他一把,想吃還讓別人伺候?
“早上吃粽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