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蝶衣和吳叔說好了,這件事情不需要吳叔出面,只從側面幫一下廖科長或者孫新華就行。
林蝶衣也想好了,如果李路不能下臺,那就讓二表哥二表嫂辭職。
今年已經是七七年,七八年的時候就已經允許城鄉設立農貿市場。
即便她的記憶有所偏差,那也不過一兩年的事情,這一兩年先讓二表哥幫著看著酒肆,二表嫂在家看著孩子就好。
等到市場開放以后,她有太多辦法讓二表哥他們先富起來。
不知道是因為不需要出面還是林蝶衣的面子真的很大,反正,吳叔答應了。
李路有些野路子,陷害食品廠大廠長的事情雖說是臨時起意,但是,做的也比較隱秘。
廖科長他們雖然擅長破案,但是,有些事情查起來還是比較費力。
在某些方面吳叔幫了很大的忙。
林蝶衣本來已經不抱希望,但是,廖科長和吳叔卻給了她一個驚喜。
食品廠廠長發國難財的這件事情已經查清楚,而且找到了大量的證據證明原食品廠大廠長是被冤枉的。
食品廠大廠長不僅是被冤枉的,還是被人陷害的,這個處心積慮的壞人,自然就是李路。
在大量的證據面前,李路無法抵賴,最終的結果就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食品廠大廠長恢復原職,這一次遭難讓他認清很多人,當然,二表哥孫新華為他做的事情他也是一清二楚。
重新復職以后,食品廠迎來了一次大變動。
二表哥孫新華被調離原崗位,跟著大廠長干活。
二表嫂也被調離原崗位,得了一個更輕松的活兒。
這讓林蝶衣也跟著高興。
二表哥的事情解決了,家里人都跟著高興。
只有大姨大姨夫看著還有些皺眉,林蝶衣知道這是為她的事情擔憂。
該說的話都已經說了,再多說也毫無意義。
王建國和何鴿華發展到什么程度,說實話,林蝶衣也說不準。
不過,她猜想王建國不會做太過分的事情,因為王建國那人還算正直。
有人說,說嘴打嘴。
就在林蝶衣這么想的時候,林蝶衣收到了兩封來自上嶺的信。
信是小錢護士和王蘭英寫的。
兩個人在信里不約而同的寫到了王建國。
原來,在大表姐夫離開災區以后,又發生了點兒事情。
王建國再次受傷,這次傷的比較嚴重,負責照顧他的依舊是何鴿華。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何鴿華換衣服的時候,王建國看個正著。
這件事情傳的很快,這和何鴿華照顧王建國不同,何鴿華照顧王建國,即便走的再近,也可以解釋成是因為工作原因。
但是,王建國看了何鴿華,那就是……雖然是無意的,不能說成是那啥行為,但是,影響肯定不好。
聽小錢護士說,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怨王建國,是何鴿華不講究,在病房里換衣服。
但是,吃虧的畢竟是何鴿華,何鴿華感覺非常委屈,在醫院里哭的跟個什么似的。
小錢護士還說,當時,王建國的臉色漲得通紅,卻一句話沒說。
倒是何鴿華追著王建國讓王建國負責。
林蝶衣沒想到還能發生這樣的事情,聽著倒有點兒霸王硬上弓的意思。
說實話,這會兒,林蝶衣有點兒可憐王建國。
聽小錢護士這么說,王建國這人還真的沒做什么過分的事,要不然,何鴿華也不會狗急跳墻。
林蝶衣非常納悶,何鴿華也算是一個大美女,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貌有貌,怎么就這么想不開盯上農村小子王建國了呢?
王建國被人纏上,這事兒也怨王建國自己,說句不該說的話,王建國就是活該。
王蘭英寫來的信比較直接,就問林蝶衣他王家的男人有什么好的,就不能換個男人找?
王蘭英說王建國的事情在他們小區反響特別大。
但是,那些人像是有病似的,不去說王建國和何鴿華怎么怎么不好,反而大罵特罵林蝶衣。
王蘭英聽不得別人說林蝶衣不好,和別人吵了好幾架。
王蘭英說,也不知道何鴿華怎么收買了李嫂子和李嫂子家的那兩個小崽子,在整個小區里,這幾個人蹦跶的最歡。
但是,他們說的都是林蝶衣的壞話,何鴿華的好話。
王蘭英罵道:就沒看過這么是非不分的人。
林蝶衣笑了笑,也許是她從上嶺回來的時候得罪他們了吧。
或者是她們本來就是何鴿華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