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不想面臨離別的場景罷了。
王蘭英新婚,比較害羞比較忙,等到她知道林蝶衣走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下午。
王蘭英氣壞了,埋怨七連長,埋怨她爸媽沒有招待好她的好朋友。
后來,王蘭英給林蝶衣寫信,埋怨她這件事情。
林蝶衣接到信以后只是笑了笑,隨手把信放在一邊,并沒給王蘭英回信。
最后的最后,王蘭英終于反應過來她的好朋友為什么和她生疏了,她氣得大哭了一場,還鬧著回娘家住了幾天。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
再說林蝶衣,從軍營小鎮離開以后,直接坐上開往北市的火車。
北市,林蝶衣更喜歡叫它京城。
從上嶺到北市,本來需要三天的時間。
但是,林蝶衣中途下車,逛了好幾個景色還不錯的地方。
愣是讓三天的路程變成了十天。
林蝶衣一共走了五個地方,有山,有水,有島,有草原。
這一次,終于略微的滿足了一下想要走一走的心愿。
曾經的林蝶衣走過很多地方,見識過很多地方的風土人情。
但是,在這里卻是第一次走出小山村。
為了更好的了解當地的情況,林蝶衣每到一處都會先逛街。
逛一逛商場,逛一逛糧店,看見上河村沒有的東西便買一些。
然后,林蝶衣會看一看當地的山山水水,沒有山沒有水的,林蝶衣就會去大地里看一看當地的農民都種些什么。
當然,她最喜歡做的還是收古董,買郵票,逛黑市。
這一路,林蝶衣的收獲不小,不說從當地弄來的特產,就說她收來的各種各樣的收藏品都足以開一個小型的展覽館。
十天后,林蝶衣來到北市的郊區。
這地方對于林蝶衣來說太熟悉,看著熟悉的山,看著熟悉的水,林蝶衣突然有些近鄉情怯。
是的,林蝶衣這一次來北市是有目的的。
她想尋找上一世的姥爺的足跡。
聽母親說這地方最開始的時候叫林莊,后來改名為向陽莊,再后來就叫做向陽鎮了。
林蝶衣走進小鎮,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房子,卻沒有熟悉的人。
林蝶衣有些失望。
快步朝著小鎮的最東部走去,那里依然有一座熟悉的古風風格的房子。
走進去,房子的格局依舊,卻不再是楊叔開的小店,這里已經變成了一家酒坊。
“姑娘,要買酒嗎?”
“給我來二斤吧。”
林蝶衣朝著過來招呼她的大娘笑了笑,那笑卻有些比哭還難看。
拎著兩瓶酒走在街道中央,身邊陸陸續續的走過忙碌的人們。
站在這中間,林蝶衣有些茫然,不知該何去何從。
也許是不死心,林蝶衣依舊朝著熟悉的方向走去。
走過熟悉的街道,街道的盡頭卻再也找不到熟悉的亭臺樓閣,古樹人家。
阡陌交錯的田地的那一端走來一位扛著鋤頭的老漢。
林蝶衣急忙湊過去:“大爺,這里是向陽鎮的向陽村嗎?”
“是啊。
姑娘打哪里來?
我看你有些面生。”
“大爺,我家是山城的。
我是過來走親戚的。
我想和你打聽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