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的需求,我們認為最好采取獨立公共盥洗房,包括三個部分:浴室、洗臉間和廁所。這樣便于集中安裝上下水系統。考慮到海南多雨的問題,從宿舍、辦公室到公共盥洗室都將安裝封閉式的走廊,以便大家在雨天使用。海南冬天溫度不低,所以在初步設計里沒有考慮浴室供暖這樣的系統。”
“制冷呢?海南夏天可是很熱的啊。要有空調。”
此人的發言雖然招來了一片白眼。但是許多人的內心其實還是挺巴望有空調的:自己用慣了空調,到了明朝的海南可是連電扇都沒有啊。
“傳統的空調肯定不可能了。”李瀟侶看了一眼蕭子山,見這位會議主持人沒有反對,就談了下去,“傳統空調要大量的電力,還要化學的冷媒。對我們來說是奢侈了一點。要是執委會最終決定要使用空調的話,我們有二個方案可用。”她似乎有點眩暈,又打了一個惡心,扶著桌站了一會,才繼續下去:
“一種是濕簾式冷卻空調,實際上就是使用蒸發式換氣扇,省掉了內機風扇和壓縮機,冷媒是水。用電很節約,缺點是濕度大,而且這個換氣扇的制造也有相當的難度。”
“一種則是地下水制冷空調,原理類似暖氣供暖,只不過蒸汽換成了用水泵抽取的地下水。這種方法的初期投資比較大,要打深井,蒸發器需要用銅管。”
“我個人比較傾向第二種,它的效果比前一種好的多。系統也相對簡單一些。”
“這種空調國家是不允許的吧?說浪費水。”
“靠,另一個位面沒這個規定。”
“嗯,這我知道。但是浪費水還是一樣的,不環保啊。”
“那時候還管環保?”
“可以把地下水回注的,這樣就不存在浪費了。”她解釋道,“如果要更高級一些,還可以采用地能空調。方式和第二種差不多。地下十米深處一般處于20度左右恒溫狀態。先通過鉆孔達到這一深度,再將水作為熱交換媒介在地下和建筑中循環就可以做到冬暖夏涼。冬天從地取熱,夏天向地放熱。當然,我們的營地得在一個地質結構比較穩定的地基上才行。如果太活躍,就只能供熱了。”
與會者的目光都看著蕭子山――他是負責內務的,蕭子山則看著文德嗣這位主席。從內心來說,他是贊成一切提高穿越者生活條件的做法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個基本道理他是明白的,一群多半都是養尊處優的城市人,到一個荒蕪之地重新開始,生活條件過于艱苦會造成士氣低落。
但是他又不敢公然表態,這樣的生活系統要涉及到運用大量的工業資源,他實在沒勇氣拍這個板說出贊成的意見。
文德嗣和他目光交流了好一會,又把各個組的組長都看了半天,最后說出了一句經典的臺詞:
“這個問題我們再研究研究吧。”
喜歡臨高啟明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臨高啟明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