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陳家因為是香山縣第一個完成宗族“公司化”改制的,所以得了縣里的一個嘉獎。還專門為這次土地確權頒發了“紀念版證書”。李幺兒從縣里回來,陳霖趕緊又去拜訪,以“南沙陳氏有限公司”總經理和“豐生和”絲廠老板的名義拍胸脯,愿意“無條件配合蠶桑改良工作”。
南沙經陳家這一番擾動之后,局面頓時打開。不論是李幺兒還是實習小組,都覺得諸事順手。南沙紡織廠的土建也進入到實施階段:挖掘水渠。
雖然在河道上直接架設也能安裝水輪,但是這樣安全性較差:容易被河道內的船只或者漂浮物碰撞損害,河流的流速過大的時候,也無法調節水流。所以水輪機實際上是安裝在和河道平行的導流渠的水輪坑內的。
從廣州派遣來的建筑工程隊按照實習小組事先勘察的地形地貌,在工地打下許多小木樁子,隨后,由招募來得南沙村民組成土建隊開始挖掘渠道,首先挖好的是尾水渠,用來排泄掉在土方工程中產生的滲流。
尾水渠完成之后,土建隊在鄒楓的指導下挖掘水輪坑,這個水輪坑的底部鋪設了木板,用來減少摩擦力,加速水的分流,也可以避免水流沖刷掉兩邊側壁的泥土。隨后他開始指導建造曲線部分,這部分用木制的肋材和板材建造,固定在在水輪坑里,曲線部內部產生的空隙用石塊填充,最后用木板封閉。
工廠灣這里有一個天然的水勢落差,所以鄒楓就省卻了原本水渠工程中最大的一個部分,建造滾水壩來抬高上游水位。經過計算,這個河灣轉彎處的自然地形落差足以產生足夠推動水輪的動能。如果要建造滾水壩的話,就會牽扯到修建圍堰等一系列工程。
導水渠的工程進展很快,水渠底部用石塊水泥砌襯,與河道相鄰的地方暫時沒有挖開,而是修建了一個簡單的閘門,用來控制水流進出。工程忙碌到快入夏的時候,從臨高來了一批技工和設備――他們是來組裝水輪機的。
水輪機對元老們來說其實一項十分陌生的技術。因為中國從未引入過近代水輪機。幸好它的結構和原理都非常簡單,對材料的要求也不高,復原起來相對容易,安裝的時候也無需元老到場指揮。
水輪和水輪坑“曲線部”的空隙越小越好,但是又不能小到會彼此磨擦到,所以在安裝前,所有的配件都留有一定的余量。在現場,所有配件的尺寸和形狀都要經過技工仔細測量之后才開始切割安裝。
工人們首先安裝的是水輪機的主軸,這是一根用復合桅桿技術,用多根木料拼接鐵箍箍成的沉重木軸。木軸的兩端是用鐵箍固定住的鐵質的軸頸,被插入水輪坑兩側的鑄鐵軸承里。鑄鐵軸承只是一個外殼,內部原本是青銅的滑動軸承。而這里采用的是大型滾珠軸承。改用滾珠軸承的好處不言而喻,減小了摩擦力,水輪機的運轉效率大幅度提高。
仔細的校對過水平之后工人們安裝上了主軸,隨后他們將輻條安裝在木軸上預開的狹槽內。水輪的輪圈由一片一片的厚木板拼成,輪圈安裝在輻條的頂端。最后技工在輪圈的厚木板上鑿出細槽,插入木制的葉片。每個葉片被插入前現在上面鉆兩個小孔,小孔內側用一端固定的皮革覆蓋,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單向閥門。當水流入水斗的時候,閥門自動關閉,水流出的時候閥門開啟,以避免水斗從水輪坑升起形成的內部真空。真空會妨礙出水,影響運轉效率。
喜歡臨高啟明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臨高啟明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