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請!”
趙御拿起棋子,卻不是看向對面的皇甫瑞,而是盯著眼前的棋盤。
“作史者,或以為名,或以為利,后世觀偏頗之言,何妥?”
皇甫瑞略微思量片刻,拋出第一個問題。
大概意思是,撰史的人也是人,書寫歷史,多少都帶著功利性,后來人看這些記錄,是否有所偏頗?
所有人都看向趙御,他們想要看看,這個連圍棋最起碼的規矩都不清楚的家伙,會如何回答。
“天下熙攘,或為名,或為利,史學者不越其外,然觀史者雖不得實卻得其鑒也!”
趙御甚至連頭都沒抬,語氣平淡的讓對面的皇甫瑞都有些心驚。
他發現,這個看似什么都不懂的家伙,幾乎是在他問題落下的時候,下意識的說出來的。
這說明什么?
說明這些問題都在他的腦海當中,已經形成了一種理論的模式,在他們還在尋找答案的時候,趙御卻只是將自己的觀點闡述了出來。
書寫歷史的也是人,是人就逃不開名利,當然所記載的東西就有失偏頗。
雖然史書上記載的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卻可以為后來者借鑒,這便是史書存在的另一個層面的意義。
皇甫瑞將趙御的話思量了片刻,隨即拿起桌上的一枚黑子。
趙御微微一笑,將手中的白子落在中游之外!
“這……”
不光是皇甫瑞,連身后的榮鯤都是一頭霧水。
騰龍吞蟒之勢已成,此刻趙御不思量中局保命,卻延伸于本來就沒有空間的外圍,這是一步臭棋!
“史成書于漢武,然記過者卻多雄文,乃司馬之過,時過?”
趙御落下之后,幾乎沒有任何的停留,一個在趙御看來還算簡單的問題拋了出來。
史成書記載起始于漢武時期,其中記載的不少暴君卻大都是雄才大略之輩,這是書寫者的過錯,還是時代的過錯?
對面的皇甫瑞一愣,隨即眉頭緊皺,半晌之后卻只能嘆口氣,輕聲道:“不知!”
然后伸手拿掉一顆外圍不太重要的黑子,看向趙御。
“感同身受!”
趙御拿起白子,繼續游蕩在中游之外。
不過他給出的這個答案,明顯對面不是很滿意。
“何解?”
皇甫瑞倒是對棋盤沒什么擔心的,一看對面就是個二吊子版的臭棋簍子。
可是對于趙御對問題的解釋,也不大滿意。
一句感同身受……
不對!!
想到這里的皇甫瑞,猛地瞪大眼睛!
這個問題的答案,還真就是趙御說的這般簡單!!
“看你的表情就知道,你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趙御看向皇甫瑞,感慨的說道。
這些家伙的腦子都是怎么長的,反應快的這未免也太嚇人了!
皇甫瑞輕輕的點點頭,他確實已經知道答案了。
‘記過者多雄文’
倒不是說司馬遷的史記有所偏頗,而是對于那個時代的人而言,那些所謂功在千秋的功績,就是一道道的催命符啊。
趙御所給出的答案是感同身受。
就是因為感同身后,在司馬遷的史記當中,驅匈奴于漠北,筑長城守番籬的雄主才都會成為暴君。
對于現在的我們而言,那些東西的作用和功效都看的清清楚楚。
但是對于那些當年被掩埋在萬里長城底下的尸骨,始皇帝就是實打實的暴君!
這是時代賦予歷史產生的差別觀。
喜歡鑒寶從文物修復開始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鑒寶從文物修復開始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