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青是卓亞歷3622年春夏之時降臨炎黃城的,現在已經是3625年了,時間過去了兩年半。
塔庫是吳青遇到的第一個卓亞大陸的人,吳青對他的培養是不遺余力的,幾乎所有的系統單位首領都做過塔庫的老師。塔庫很有軍事才華,吳青親自給他上過軍事理論課,從戰略到戰術,將后世很多軍事思想和吳青自己那些理想化的東西灌輸給了塔庫,塔庫經過吸收消化,結合現實的情況,慢慢形成了他的風格。
“雁城的青壯年人口應該還不到七十萬,藏兵于民、全民皆兵不是短時間能達成的目標,絕大多數人加入雁城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不要太急進,我說的五十萬是最壞的打算,這種情況未必會出現,只是希望你抓緊接下來的這段時間,重點加強民兵的訓練,草原只適合進攻,不利于防守,想要防守,就需要足夠的兵力。”
吳青知道塔庫是他那些軍事理論的忠實擁護者,只是時間太短,塔庫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不過,這對吳青來說,還是差得太遠了。沒經過長期訓練和戰場實戰的民兵,就算本身的實力不弱,也容易產生一些問題,從而造成大量傷亡,這不是吳青想要的。
吳青想要培養一代人,影響和重點培育下一代,現在年齡在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才是雁城未來真正的頂梁柱。
“正規軍的選拔標準是不能降低的,這樣正規軍的數量會受到很大的限制,那些由于各種原因沒能加入正規軍的青壯,將其中實力較強的部分選出來進行強化訓練,這個標準由你自己去定,這些人將作為雁城的二線部隊,戰斗擴大到正規軍無法應對的時候,需要他們參戰。剩下的成年男子為第三線,雁城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才需要他們參戰。少年兒童由學校訓練,你們也要好好輔助,其他人學一點防身術就好,不要出現敵人少量散兵就能屠殺整個村莊的情況就算合格……”
塔庫認真的聽著吳青的話,生怕漏掉一個字。
“如果按將軍的意思來劃分,正規軍大約還可以擴充十萬人,二線部隊的標準稍高一點,應該能選出二十幾萬人,三線部隊約在三十萬左右人。民兵和正規軍一樣用大編制,百人一小隊,千人一中隊,萬人一大隊,再往上,就是十萬人一軍團,小編制按三人、五人、十人編組,小編制只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原則上,最小的行動單位就是小隊……”
塔庫等吳青說完后,沉思了一會,報出了經過他仔細整理的資料。
“嗯,接下來正規軍的任務很重,任務之余不能放松訓練,他們隨時都會有實戰機會。”
“今年上半年重點是一、二線民兵的強化訓練,要利用好中央山脈的訓練場地,需要他們隨時準備補充正規軍和參與作戰任務。”
“三線民兵和其他平民按平時的強度訓練就好,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生產建設上。”
“……”
吳青與塔庫的談話持續了一整天,他們的談話涉及到了雁城軍事的方方面面。
吳青不得不如此,寒冷的天氣剛過去,根據大量分布在雁城領地東部的偵察鼠提供的視線,他從地圖上發現很多其他勢力的小股人員潛入了雁城領地。輕騎兵和騎射手分成幾十個小隊不停的清理這些各勢力的偵察人員,東邊上千里的邊界,就算是輕騎兵跑起來也是異常辛苦。
塔庫帶著艱巨的任務離開,吳青將所有鐵甲騎兵派到了前進基地,更多的偵察鼠向銀狼城境內各處分布。
天氣轉暖,黃金城礦場和雁城各處的礦場開始全力開采,系統增加的黃金一部分用于帝王時代科技的升級,一部分生產民兵所需的武器裝備。
吳青首先升級的是騎兵相關的科技和鐵匠鋪增強武器盔甲的科技,升級后的騎兵盔甲和武器的材質均是優質的鋼材。圣殿騎士的盔甲和戰馬鎧做工精細,看起來更加威武厚重,防護更為嚴密,輕騎兵和騎射手的盔甲樣式也有一定的改變,防御能力大為增強。所有的武器由于材質的改變,相比以前的武器要強上數倍。
……
雁城東部邊境區域,一隊十幾人的隊伍騎著馬小心的向西前進,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個滿臉胡子的大漢,騎著高頭大馬,背著一把巨劍,從他那緊皺的眉頭可以看出他現在的心情不怎么好。
“你說隊長為什么將好好的一個小隊的人分批進入?弄得現在大家都提心掉膽的!”
走在隊伍最后面的一人向旁邊的人報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