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的內部空間巨大,裝載了數百架各類飛機,所有飛機全部是應用了最先進科技的新型號,針對能量和生物類敵人做了大幅改動,敵人不再是科技文明的飛行器,以前的飛機已經不適用了。
除了飛機,船上主要的中遠程火力是以二十門巨型火炮為主的火炮集群和中遠程導彈,近程是船上無處不在的近防系統模塊。
在火炮和導彈類武器之外,還有一套能量武器系統,主要由改裝的激光武器和電磁武器組成,同樣以模塊的方式隱式安裝在艦船各個位置。
艦船的防御除了強大的裝甲之外,還有三層能量防御系統。
第一層就是類似鐵幕的防御系統,主要依靠電能和磁能,產生可以抵擋物理和能量雙重攻擊的灰幕。
第二層是能量光罩,灰幕被突破會自動浮現。
第三層是船上重要位置的獨立能量防御罩,如果遭受的攻擊超過了上限,突破前兩層防御傷害到船身,這層能量罩會保護重要位置。
所有攻擊都需要突破兩層能量防御才能損傷船身的裝甲,而重要部位,則多了一層能量防御。
船內的空間巨大,除了機庫、核反應堆、動力倉、倉庫和艦船自身的配套設施外,還有供數萬人舒適生活的區域。
船內的中心區域是傳送門的位置,人員可以通過這個傳送門往來于艦船與奇觀之間,而所需的各類物資可以通過船上特殊倉庫里建造的市場和補給站獲得。
船內底層是一個巨型水倉,除了可以調整艦船的自重外,還是海洋生物兵器的生活空間,巨型烏賊和海豚將生活在這里。
艦船使用了最先進的智能化系統,艦船的運作只需要少量的人員輔助,實現了高度自動化。
艦船上的武器都是在現有武器上進行了優化的產物,更適合現有環境下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船上的重型戰機。
改進型的重型戰機要比黑鷹戰機大一倍,采用最新的航空發動機,使用最新科技精煉的專用燃油,大幅提升了戰機的飛行時間和飛行速度。戰機的主要武器系統改為了能量武器,可連續發射激光,輔助武器為導彈。
戰機激光武器的能源是一座微型核反應堆,可供應飛機機頭處的大型激光發射器和機翼位置多處小型激光發射器攻擊時所需的大量能量。
微型核反應堆、智能系統和無線通訊系統等相關高科技技術的陸續解封和進步,讓吳青看到了無人武器的希望,以后在指揮室里像玩游戲一樣操控大批鐵甲部隊作戰不再是夢想。但無人武器始終代替不了有人武器,只能當炮灰一樣使用,真正的精銳,還是有人操控的武器單位。
吳青一直沉浸在出海艦船應用的各種神奇的科技當中,等他把所有資料簡單的掃了一遍,時間已經過去了一整天。
“我看得都頭暈腦漲,研究這些東西的人還真是辛苦了啊,呵呵!”
吳青后來又建造了一座作戰實驗室,在兩座作戰實驗室里的常駐研究人員有上萬人之多,其中大部分人都在吳工的領導下進行出海船只的研究,剩下的那些研究人員也主要研究對出海船只有一定幫助的科技項目,盡管如此,這項研究工作還是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這一年的時間并不是從無到有的研究,而是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針對外海的大致環境設計出合適的海船只。作戰實驗室里的研究是非常方便的,所有的實驗和測試都可以在智能電腦的虛擬環境里完成,只要能在這里測試通過,現實中就能通過,而且可以通過基地的生產設施直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