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法戰艦,雖然是從炎黃支援艦改進而來的,但因為庫爾特城圣殿的需求主要是面對獸潮,需求定位的不同,讓兩型戰艦看起來風格迥異了。
用一個字來形容艾爾法戰艦,那就是大,整個艦體比炎黃支援艦大了一大圈,艦長達到了八十米,外型也不是炎黃支援艦的橢圓流線型了,這是為了在上面安裝十門大口徑火炮和大型核動力裝置。
大口徑火炮需要炮臺,沒辦法隱藏,只能通過合理布局,盡量減少火炮對戰艦整體的影響。
大型核動力裝置是為了滿足艾爾法戰艦對能量的變態需求設計的,這是因為它取消了大口徑火炮之外的所有其他熱武器,全部用能量武器來代替了,這對能量的消耗非常大。
除此之外,能量防御系統也是耗能大戶,加上艦體浮空和前進的基礎能量,非上大型核動力裝置不可了,這也是它大的原因。
除了科技能量系統外,艾爾法戰艦上還有一套元氣能量系統,這是為了保證戰艦在戰況最激烈的時候能全力輸出傷害,防御系統可以暫時消耗元氣石來代替。
艾爾法戰艦之所以設計成這樣,按艾爾法大師的話來說,圣殿要的戰艦不是炎黃支援艦那種經常跑來跑去做任務的戰艦,不需要它跑得有多快,功能有多全,它就是個依靠城市進行防御作戰的火力輸出平臺,必要時能動一動就可以了。
“要是能像你們月亮城一樣隨意修建炮臺,誰還需要這家伙,炎黃支援艦的設計還是很不錯的,稍微改一改就行。”
艾爾法大師雖然經常這樣向炎黃的研究人員報怨,但他對自己親自帶隊設計的戰艦還是非常滿意的,報怨的原因只是因為他見識了太多炎黃科技的強大,而號稱大師的他對這些不同體系的科學知識一頭霧水,渴求不得罷了。
庫爾特城圣殿的大師們,現在還是學習基礎科學知識的階段,像艾爾法戰艦的設計,不需要多高深的技術水平,研究中心的超級計算機資料庫中有各種現成的功能模塊,只要根據需求拿來組合就行,像堆積木一樣。
資料庫中沒有的模塊和配件,則需要進行實驗和錄入,很多大師們就是在這個工作上消耗了時間。
就拿戰氣大陸上鍛造的普通長劍錄入資料庫來說,需要在超級計算機監測下,先從礦石的選擇、金屬的煉制開始,如果資料庫中連礦石的資料都沒有,那就需要對礦石進行詳細的檢測,收集數據。
一步一步操作檢測,將數據錄入,直至長劍制造成功,檢測長劍的各項數據,完成錄入工作。
在以后的設計中,需要用到這個型號的普通長劍時,只要從資料庫中選取即可。
模塊的設計與此類似,各種配件在現實中進行組合試驗,收集數據,試驗成功后,完成模塊的錄入工作。
當然,有一部分試驗工作可以申請在超級計算機的虛擬現實環境中完成,不需要這么麻煩。
艾爾法戰艦就是在這種研究環境下研制的產品,主要模塊都是現成的,除了親自參與的元氣體系部分,圣殿的大師們對這艘戰艦的了解還是極其有限的。
戰艦的控制系統與炎黃支援艦類似,最終控制權掌握在炎黃手中,艦上有很多需要保密的地方,雖然不是一個體系不怕被人仿制,但有時技術的進步就是來源于所見所聞時產生的一些靈感。
艾爾法大師親自帶隊,將剛剛出廠的艾爾法戰艦開過了北藍河,開到了荒原上進行測試。
“轟……轟……!”
十門火炮一次齊射,艦體穩穩地懸空停著沒有飄移,遠處傳來了雷鳴般的爆炸聲。
“完美!”
艾爾法大師興奮得像個小孩。
“能量武器齊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