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和樓是綿嶺鎮最大的酒樓,而且豐和樓的氛圍特別好,掌柜的雖然不著調天天放狠話但是從來沒真的克扣過半分錢。
再者豐和樓的薪資十分好,而且沐廚執行的新制度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他們的利益,獎懲分明從不假公濟私。
如此好的地方有誰愿意離開。
沐蘇蘇確認了他們的決定后,將今日火鍋店的優點和不足都規整了一下。
“蘸料碟的不同人口味可能不一樣,每一桌可以贈送一個通用蘸料碟,這個做的很好,不過那個蘸料的標識圖案要改大些,部分客人不識字不認識配料,小二要注意引導。”
圍坐的小二紛紛站起來,點頭應聲表示自己明白。
“今日的火爐配備的算是中鍋,兩人座的時候便顯得有些大了,讓師傅做大一號和小一號的,師傅也在是吧,圖紙向看著,若是有看不懂的我再給你講解。”
沐蘇蘇還有些驚訝劉穎連師傅也請了,朝其點點頭。
“人員分布的,按照之前圖紙將火鍋規劃了四個區域,四人各管轄一個,當然也要互相照應一下,大家互相勉勵,店里達到一定額度大家都會有獎勵。”
沐蘇蘇一個個點名,商量解決他們的問題。
大伙圍坐成一團,都很認真地記著沐蘇蘇說的話,只要沐蘇蘇提及,都會有人舉手示意這塊自己管轄的,分工明確。
開例會是沐蘇蘇設下的一個傳統,眾人都覺得蠻有意思的,大伙熱熱鬧鬧地吃飯,聊上一會兒天剛好夠消食。
“沒什么問題便散會,那邊的桌上我給你們準備了一盒糕點,帶回去吃。”沐蘇蘇宣布道。
提到甜點劉穎瞬間精神了不少,十分樂意分享自己的品嘗經驗,沐蘇蘇一進廚房,她便能精準地出現,她可是目睹全程了。
沐蘇蘇看著她發亮的目光笑了笑,其實麻薯芋泥酥的做法并不難的,小小便一看即會。
先制作麻薯,大碗里玉米淀粉、糯米粉比例一比四加量,牛奶約莫是面粉是一倍的分量,攪拌混合均勻再過篩,過篩上鍋蒸熟,香芋削皮也一塊蒸熟。
蒸熟好的麻薯加上軟化的黃油揉勻,仿佛揉至黏糊很有勁道但是不會沾鍋,包上膜扔到冷藏里。
劉穎向來不會隨意干擾,所以她是直接放在盆里蓋上蓋子,實際上扔到隨身廚房冷藏了,其實冰水也是可以的,不過太難了。
取出香芋放鍋里,黃油煉乳和牛奶按比例加入,少量的紫薯粉按壓成泥,小火炒到不沾鍋鏟的時候便可以拿出來了,捏少量搓成球形放置在盤里。
再接著油皮,主要是中筋面粉、豬油、溫水按照三比一比一的比例加入,再加少量糖,揉成手膜狀就行了,即拉伸力度好能看到透明膜,面團蓋上蓋醒發一刻鐘。
最后就是做最外層的油酥,紫薯粉、豬油和低筋面粉按照一比三比十攪拌混合均勻,搓成球形。
油皮按扁,包上一個油酥轉著圈包圓,用搟面棒搟成牛舌狀,翻面卷起來醒發,如此三次醒發是為了讓其表皮顏色翻折顯露出千層的模樣。
再放上香芋一塊兒搟平,包上咸蛋黃收口,裝好一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