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宣旨太監微微一笑,看來不以為意。李天衢站起身來,對他印象又好了幾分,心說也不知道這般時節收了圣旨,是否還有打點宣旨太監的常例。好歹安頓接洽宣旨太監乃至一眾隨行人員事宜,也都由陳州刺史趙犨全權安排,而陳州先前抵御黃巢大軍歷經曠日持久的戰事,特殊時節,糧食是硬通貨,李天衢的都將軍餉能兌現成些糧秣便已不錯了,當然也沒什么錢財可供打點,也總不能請這在皇帝身邊見慣了錦衣玉食的宦官啃大餅吧?
而對方既然有意關照自己,說幾句恭維話也好,李天衢遂對他說道:“蒙圣上厚賞加封,末將當真受寵若驚。公公這一路前來跋山涉水,當真辛苦,末將甚是感激,至驛館安歇時若有何所需還望吩咐,以表敬意。”
宣旨太監聞言搖了搖手,說道:“李都將...呵呵,如今應該稱呼您為李節帥了。節帥誅殺巢賊為國家除一大害,國家封賞,自也是你應得的。憑心而論,咱家張居翰在內侍省中受差遣,傳達圣旨,也是職責所在,而不比節帥與眾將士沙場建功,為靖土安民不惜性命。
咱家欽佩節帥壯舉,深感厚意,而如今紛亂時節,諸處百姓飽受匪災戰禍流離失所,還望節帥赴任后體恤治下生民,為國討伐不臣賊子便是,自也無須與咱家這般客氣......”
李天衢聽罷臉上笑意卻是一凝,這宣旨公公,原來就是那在后世評述中被贊譽“改一字于詔書,救千人之濫死,可不謂之仁人矣乎”的張居翰?
很快的,趙犨、趙昶、趙珝也迎將上前,安排人手管待宣旨太監張居翰先去用膳食,再安排驛站后宅供朝廷遣來天使休歇。期間李天衢到尋思道:
這張居翰雖說是于唐僖宗死后,由其弟唐昭宗繼位時節更是備受賞識,加封學士院承旨,加供奉官內侍,遷樞密承旨、內府令等要職,可是如今他也已受唐廷皇帝重用,如此做得個攜圣旨前來宣讀節度使任命這等大事的宣旨太監,眼下差不多也是職責所在。
雖然唐廷皇帝身邊,尚有田令孜等權宦恃寵干政、禍國殃民,但凡事都不可一桿子打死一船人。而宦官當中行事公允賢良,甚至也具備治軍安民才干的代表人物雖然不多,可這張居翰便是其中一個。
隨后張居翰按其原本的命途軌跡,應該是被唐廷派到幽州盧龍藩鎮做監軍督管節度使。然而后來朱溫逐步掌控朝政,為了清除唐廷皇帝周圍親信開始大肆屠戮閹宦,隨即又發令曉諭各鎮節度使誅殺當地由朝廷任命的監軍宦官......
而時任幽州監軍的張居翰,以及決計不可能聽從朱溫指示的李克用庇護救下的河東監軍張承業,則是極少數幸免于難的宦官。由于張居翰精明強干,其后也受李克用看重將他收到麾下,與張承業這一對同樣是劫后余生的原唐廷內侍太監,則并稱河東晉國的良臣賢宦。
想到這里,李天衢不住又暗念道:對啊...按如今法例,唐廷任命各處節度使之時,名義上仍要派遣內侍太監前去督監藩鎮。當然那些所謂的監軍宦官沒有什么實權可言,他們或是任由當地節度擁兵自重,或是直接按藩鎮任命安排,打理民政,甚至于軍中運籌,實質上也已成為當地藩鎮的屬臣。
按規矩義成軍藩鎮也要接收由朝廷派遣來的監軍宦官,與其多個毫無用處的礙眼擺設,那么有沒有可能促使張居翰轉而受調遣至義成軍司掌監軍一職,進而為我所用?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唐末大軍閥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