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本地節度使齊克讓嫁女的大好日子,又是與義成軍節帥李天衢結成姻親。以雙方的身份地位,自是賀客如云,泰寧軍下轄諸州刺史、牙將,牙署幕僚佐臣悉數至治所瑕丘道賀,屆時齊聚一堂,倒也正方便將他們一鍋端盡數都控制住。
而李天衢休歇一日,次日又在接迎人手的引請下行至瑕丘,就見齊克讓帶著一眾人馬在城門口處等候。彼此應酬問候,也是其樂融融,只是李天衢入城時看似有意無意的環視一番,果然城內牙兵十分松懈,出其不意的迅速占領各處城關,應該也不是什么難事。
而且義成軍一行迎親儀仗人手,也都安頓在距離藩鎮官署不遠處的房舍當中。
接下來與泰寧軍治下各方來賀之賓虛禮應酬的過程也無需贅敘,兩日后便是迎親的良辰吉日,李天衢召集王彥章、張歸霸、王重師、解青等一眾親隨屬下密議一番,到了那一天,他們每個人也都很清楚自己到時應該做什么。
動手之日,泰寧軍藩鎮官署與齊家宅院披紅掛彩,十分喜慶,李天衢身著緋紅喜袍,騎乘披紅的駿馬,與一眾吹吹打打的儀仗往藩鎮官署的方向趕去。沿途自然也少不了城中百姓避讓在道路兩旁,不但摩肩擦踵的看著熱鬧,倒也是眉開眼笑的要沾沾喜氣。也有些人瞧見李天衢坐著高頭大馬往齊節度的官邸行去,又下意識的哈腰施禮,那般模樣,也甚是誠惶誠恐。
畢竟天高皇帝遠,如今唐廷皇家威嚴掃地,各處擁兵自重的藩鎮節度使就是當地的土皇帝。
對于老百姓而言,所居住地界所屬的藩鎮節帥才是他們頭頂的天,節度使為人秉性、能力如何,這也直接與藩鎮治下黎民百姓的生計息息相關。而李天衢雖說是外來的,迎親之后還是要返回義成軍地界去,可兩個對城內民眾而言都如同天一般大的節度使結成姻親,會有好奇的百姓前來駐足觀望,也有很多人會本能的感到非常敬畏。
然而這些百姓也都沒有料到他們會見證泰寧軍“變天”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也可說是十分的古怪......
畢竟是藩鎮節度使的身份,面子上也須過得去,所以迎親時什么堵門、障車(攔路索要禮財),乃至唐朝時節女方賓客拿棍子輕敲新郎官,寓意善待妻子等流程也是能減則減...行至藩鎮牙署大門前,李天衢翻身下馬,滿臉堆笑的行將進去。
只不過李天衢這個新郎官迎親時看似正常,可他身后還有持著雁、五色絲、蒲、葦、九子墨等唐時男方送于女方寓意吉祥的納采禮,還有那成箱成箱聘財的迎親隨從接下來的動作,可就完全出乎牙署內接迎人員,以及外面看熱鬧百姓的意料之外了......
隨著李天衢捧納采禮入了牙署的隨從,也都對府內泰寧軍牙兵笑臉相迎。然而他們有說有笑的,竟當眾人的面直接打開原以為裝乘著聘財的箱子,取出一把把明晃晃的鋼刀,隨即先后扯下衣帛,露出內著的半身鎧甲。
一眾接迎人員當即瞧得個愣怔,期間有個泰寧軍幕僚剛意識到發生了什么,便有員義成軍小校湊到他身前,而綽著刀笑呵呵的說多有得罪,還望莫要妄動......
“勞駕,還請讓個地。”
泰寧軍牙署大門前,王重師也正對著一個滿臉驚愕的將官說道,他也從馬拉的廂車輿板下抽出寬刃大劍擎在手中。連同留在府外的諸隊軍士也紛紛抄出了兵刃,不但立刻控制住了泰寧軍方面的兵卒,也順利的頂替他們控扼住藩鎮牙署各處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