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衢休養生息,他還在等,等候朱溫繼續狂妄下去,直到他惹犯眾怒。可是先前雖然意志消沉,已經錯失先機的李克用,他卻再等不下去了。
因為朱溫先招降韓建的鎮國軍;又吞并李茂貞的隴右軍、鳳翔軍二鎮;重挫李周彝的鄜坊軍;兵鋒所向,直指位于后世山西省西南部,下轄晉、絳、慈、州等幾處州府的河中節度使藩鎮...這也就代表著他麾下大軍觸及的地界,已經接鄰李克用所掌控的河東、昭義二鎮了。
當年的西北諸藩里面,唯一一個能讓朱溫忌憚幾分的人物,正是當年他還在黃巢手下效力時,彼此廝殺得互有勝負,又主持促使其能夠擺脫黃巢而接受朝廷招降的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可是王重榮當年與權宦田令孜交惡,也因為人兇暴而欺辱部下,幾年前被嘩變的叛將所殺...而王重榮的兄弟王重盈也已病死,他的兩個兒子王珂、王珙先前爭奪節度使之位,其中次子王珙卻也明顯倒向了朱溫一邊,而被授以鄰道藩鎮保義軍(又稱陜虢軍)節度使。以李克用的脾氣,就算他再是頹廢沮喪,當然也絕對不能容忍自己的宿仇死敵,就如此輕易的殺到自家門前。
值得一提的是,西北鄜坊、邠寧兩鎮,被朱溫所取看來也只是早一時、晚一時的問題。可是北面地界,尚還有夏綏軍固守自家的疆土,而夏綏軍又稱定難軍,時逢節度使李思恭病故之后,尤其弟李思諫繼位,而那邊的李家也是得唐朝賜姓,本來的身份則是平夏部拓跋氏出身的黨項族人......
李思諫的兄長李思恭當年與幾路節度同誓討伐黃巢、馳援長安,雖然戰功平平,當年還被早已死在李天衢手上的黃巢心腹大將孟楷殺得大敗。可好歹黃巢敗亡之后,李思恭仍被唐僖宗賜國姓,并賜號定難軍節度使,封夏國公,自此平夏部拓跋氏趁著唐末亂局,打出南下勤王的旗號,也由此獲取唐朝對于黨項諸部割據夏州等地的認可。
本來李思恭做定難軍節度使之際,他也曾出兵為皇帝李曄討伐河東李克用而搖旗吶喊過;可調過頭來,當李茂貞犯闕圣駕,李克用揮軍勤王之時也曾支援過河東軍...所以本來看定難軍藩鎮的主張,似乎還是屬于擁護朝廷的一派。
不過朱溫方面派遣使臣,曾去與繼任節度使的李思諫交涉密議一番。這段時期,以黨項族為主的定難軍謹守疆土,也就任由著朱溫麾下各部兵馬在鄰道藩鎮興風作浪......
自此,朱溫幾乎掃蕩諸藩,也已可以說是稱霸,甚至要統一西北了。
就算再催促去要李天衢出手,可泰寧、淮南等諸鎮與西北諸藩畢竟相距太遠。黯然頹喪過一段時日之后,李克用也不耐再遣使等候回復,接連調動部曲,兵發河中軍藩鎮晉、絳、慈、隰諸州乃至治所河中府,而勢必要截殺住朱溫那死對頭麾下趁著河中節度使次子王珙歸從,而要輕易占取各處州府的敵軍部眾......
河中軍藩鎮治下,隰州石樓山左近,打響的伏擊戰很快得便驚動的山林間鳥禽走獸驚飛奔走,慘烈的喊殺聲在山谷中激烈回蕩著。
而兵卒驚呼慘嚎之聲,還夾雜著大批戰馬悲嘶交織響起,期間時不時還有幾聲恚怒至極的沙陀語咒罵聲戛然而止,聽起來在此處與敵軍狹路相逢的河東部眾,也已經吃了大虧!
喜歡唐末大軍閥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唐末大軍閥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