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承蒙恒王殿下厚愛,在陛下面前求娶小女,奈何小女不爭氣!
若這件事只我們私下兩家知道,都好解決,但是現在陛下知道了,也傳了出去,一個不好,既傷了恒王殿下的面子,我蘇家女兒怕是也難有立身之地。
只是做父母的,總得為兒女思量一二,臣婦想著,不若就讓臣婦的小女兒,嫁入恒王府。
陛下那里只說把兩位小姐弄混了,所以才說錯了,排行并不是蘇家大小姐,而是蘇家四小姐。
這樣陛下那里可以交代,而且恒王府的名聲不會受損,我蘇家也不會令人詬病,這是三全其美的解決方法。”
皇后聽完,眉頭狠蹙:“那蘇大小姐呢?”
吳氏嘆了口氣:“依現在綰寧的態度,一顆心都掛在那窮秀才身上,怕是不會回心轉意的了。
等小女兒出嫁后,蘇家再提攜提攜這位窮秀才,把綰寧嫁過去。
皇后娘娘,要是有一點辦法,臣婦也不想如此。
可憐天下父母心,總得為孩子們操持,讓她們都能有好的歸宿。
至于最后她們過得如何,臣婦也無能為力了,端看她們自己的命了。”
說到這里,吳氏眼圈微紅,拿著帕子往眼角摁了摁,一副為人父母良苦用心的模樣。
皇后娘娘目光往身后看了一眼,看向宋老夫人的亭子:“蘇四小姐?可是剛剛本宮看到的那位。”
吳氏點頭:“是,是臣婦嫡親的女兒,排行第四。”
皇后站著不動,微微思忖:蘇家是大周的戶部尚書,官拜一品,他家的嫡次女做恒王府的側妃,身份上來說是足夠的。
雖然吳氏的話,她不樂意聽,也不是她一開始想的。但是有一點吳氏說的對,因為君恒心急,在皇帝面前提了兩回求娶。
若是傳出蘇家大小姐不愿意嫁,名聲不好聽不說。
一個不好,皇帝就會暴怒,覺得蘇家恃寵而驕,一個女兒都不愿意嫁。
到時候蘇家有難,吳氏肯定會去找國公府幫忙,蘇綰寧的身份一曝光,作為把蘇綰寧陷入危機的罪魁禍首,兩家怕是就此結了仇。
但是若娶蘇四小姐的話,不僅可以解決這些麻煩,而且等以后哪怕蘇綰寧嫁出去,也會偏向自己親妹妹這邊。
策王那邊沒有籌碼,而她這邊有蘇綰寧的妹妹,這樣算起來,確實是對恒王更有利。
恒王府多了一個側妃而已,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只不過,皇后一開始想要為恒王娶的是蘇綰寧,突然一下子換成了蘇雨瀾,心中說沒有落差是假的,多多少少都有點不甘心。
她沒有馬上表態,吳氏也不催,該說的她都說完了。
婚姻大事,皇后只能來跟她商量,不會去問一個閨閣小姐。
所以其中的原因,由她怎么說都可以。
最主要的是,皇后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要蘇綰寧這個人,而是為了蘇綰寧背后的國公府。
所以只要可以得到國公府的支持,娶不娶蘇綰寧關系都并不大。
此時此刻在皇后的眼中,蘇綰寧只是為了達到目的的其中一個手段。
所以她一點都不怕這件事情會露餡。
吳氏肯定,經過她這一番說辭,皇后一定會同意蘇雨瀾嫁入恒王府。
皇后臉上的表情松了松:“這件事本宮還得問問恒兒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皇后本人已經沒有意見了,只看君恒的態度。
吳氏知道,君恒和皇后的目的一樣,只是為了國公府,而現在求娶蘇綰寧不成,便只能選蘇雨瀾。
到這里,吳氏幾乎已經勝券在握。
“你退下吧。”
吳氏躬身行禮:“是。”
皇后這里已經松了口,恒王那里幾乎已經沒有懸念。
看眼下的形式,恒王入主東宮的概率是最大的。
原本他和策王平分秋色,但是策王出了上次那一回的丑聞,在皇帝心里的印象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