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楚錦年現在已經知道了,那他更該表明自己的態度和誠意。
君策看向楚錦年,“有一件事不知道九皇子聽說過沒有,就是現在外面傳聞的關于東晉和大周和親之事。”
楚錦年沒有說話,臉上也沒有特別的表情,君策眼睛的余光瞟了外頭甲板上的君恒一眼,心中了然。
這件事情他本就想鬧大,自然也就沒有瞞著。
剛剛過來之前,彭家侍衛來報,君恒一早就來了,而且還跟楚錦年聊了一會兒,看這會兒楚錦年的反應,君策斷定,君恒已經把事情告訴了他。
“不瞞九皇子,這這件事是本王的手筆。上一回本王去東晉使臣別院見過九皇子,跟九皇子達成了合作,而現在時機成熟,所以本王做了一些安排。因為事情事關重大,沒有提前知會一聲九皇子,還望九皇子見諒。”
君策一番話說得非常誠懇,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簡明扼要的說了一遍。但是楚錦年依舊一聲不吭,只不過聽完這些話,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君策見狀繼續說道:
“事情到了這一步,本王也不整那些虛頭巴腦的,這件事確實有些對不住九皇子。九皇子可以提出補償,只要本王有的必定毫不吝嗇。”
君策這話便說的十分巧妙,說的不是只要本王能做的,而是本王有的,說明楚錦年能提出的不是事情,而是物件。
誠然如他所說,前面他們已經達成了協議合作,君策并不算違約,只不過是沒有告知一聲。君策全程沒有提起君恒去見楚錦年的事,就是想大事化小。
這件事若真論起來,楚錦年自己也沒有做公允,因為他見了君恒,沒有拒絕君恒,也沒有和君策通氣。
只是因為這件事歸根結底是君策有求于他,所以屬于天然弱勢方,君策也就不介意言語上姿態低一些。
楚錦年笑了笑,就手段來說,君策比君恒不止高了一點點,在這方面來講,他是欣賞君策的。
“本皇子聽說,幾年前策王得了一塊紫玉,還有一塊五彩晶石,也不知道策王愿不愿意忍痛割愛。”
話說到這個份上,楚錦年也沒再和他拐彎抹角,提起要求來眼睛都不眨一下。
若是平時,君策一定滿口拒絕,還會說他獅子大開口。這兩樣東西雖然他得來偶然,但也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哪能被人三言兩語就要了去。
只是眼下這個情況,對于楚錦年提出的這般要求,自然是一口應承下來。這樣,雙方的合作契約,算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關于他把和親的消息放出去的事,也就到此為止。
“既然九皇子喜歡,本王今日回府,便讓人把東西送到使臣別苑。”
君策一顆心放回到肚子里,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接下來的事,就拜托九皇子費心了。”
楚錦年見狀也笑了笑,“策王是想要在這里,跟本皇子討論接下來的事情嗎?”
君策看了周圍一眼,眉頭一挑:“未嘗不可,本王早有準備,言簡意賅只說幾句,剩下的細節會讓人詳細和九皇子對接。
今日十五,明日一早,九皇子便可以入宮,跟父皇提起此事。”
楚錦年:“今日才傳出的消息,明日便入宮,是不是痕跡太重了些?”
“時機難得,既然傳出了這樣的風聲,以最快的時間入宮是最好的,免得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