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么?怎么可能查到本王的頭上來,當年的事情,那些證據早就清掃得一干二凈,哪怕是在當年都不一定查得出來,怎么可能現在還有漏網之魚?”
君恒說到這里,忽而頓住:不對不對,這件事不對。
他上前一步,眼睛盯著眼前的幕僚:
“查到了什么證據,說。”
那幕僚哆哆嗦嗦,顫顫巍巍開口道,
“回王爺的話,查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證人,是當年大皇子府的一個下人,這個下人不是普通下人,就是當年我們找的,讓他把那些證據放入大皇子府的人。”
君恒神色一驚,想了想才想起來那人是誰,
“那人我們事后不是直接就解決了嗎?死人怎么可能會說話?”
說到這里,幕僚都要哭了,狠的一跺腳,壓低聲音開口道,
“王爺,壞就壞在這里,當時那奴才也防著我們,在背后做了證據,我們如何安排的,他又是如何做的,又許諾了他什么?這些東西都放在哪里,全部都有記錄在冊,讓人保管著。
這件事雖然不能為大皇子證明清白,但是若事情翻出來,當年的事情也就包不住了,后面還會發現什么誰也不知道。”
聽著這話,君恒背后一涼。
除了責怪底下那些人辦事不力,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查案的是大理寺,就算查,也不會那么快。
而且并非三司會審,大理寺那些人,若是平民百姓的案子,能有幾分公平,但牽扯到朝廷和宮中秘辛,這些人是恨不得打馬虎眼,能糊弄一個是一個,怎么可能那么快就有結果。
但是他這邊,報到他面前的消息不會錯,那么就只能說明一點:
就是這件事,背后有人推波助瀾。
是誰?
君恒一下感覺到腦子里亂糟糟的。
君策嗎?
他不相信君策有這么好心,在皇帝已經表明可以讓君晟出府正常社交的情況下,還去幫他解決當年的事情。
不對不對不對……
他知道了。
這件事就是君策做的,他知道君策的動機了。
之前他一直認為君策是放君晟出來和他打擂臺,好坐收漁利,其實不然,君策早就開始了,為了讓他出局,所以幫君晟洗清冤屈。
因為,若能證明五年前的事,是他的手筆,那君策完全可以借由君晟是清白的這件事,把他推入地獄。
想到這里,君恒后背一陣一陣的冒冷汗,他終于知道君策打的是什么主意,原來是在這里等著他。
真是太可惡了,連一刻都不愿意等,甚至都不用君晟出來,只要證明當年事情的真相,他就要出局。
君恒想起,那一日就是君策的人,提起說要讓君晟可以出府正常社交,后面才引導了其他的那些老臣,一個一個的提出了當年的巫蠱之事。
“好一個君策。”
最后兩個字,君恒幾乎是從牙齒縫里擠出來。
除了這個,他現在才發現原來那些老頑固居然也是君策的人,在他不知不覺間,君策居然做了這么多事,拉攏了這么多人。
君恒心中升起一股濃濃的危機感。
除了眼下的境況,還有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成了君策的人,而他絲毫不知,這危機感一陣一陣,促使他迫切需要擺脫眼前的困局。
他在屋子里焦急的走來走去,然后指著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