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暮是有品級的官員,但他的職位是禁軍統領,并沒有上朝的資格,本人也不在現場。只能靠其他人先表態了。
君策往回看了一眼,底下的幾位他這邊的御史立馬站了出來:
“啟稟陛下,微臣以為賈大人這消息實在令人匪夷所思,李大人任禁軍統領十余年,對陛下忠心耿耿,絕對不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是啊陛下,而且這消息中說的事情都是片面之詞,不可盡信,此事怕是要徹查才好。”
二人話落,立馬有恒王那邊的人站出來,恒王這邊的人因為今兒這一出,早就做好了準備,對于君策臨時拉出來的人說的話,應對自如。
“兩位大人說的,本官不敢茍同,大理寺既然查出了消息,那必定是證據確鑿才會送上來,若不然,這欺君之罪,誰也沒有這么大的膽子。
賈大人既然上報,那必然是得到了確切的證據和結果,兩位大人如此說,可是在質疑大理寺的審案能力?”
另外一人立馬接話,“還是說兩位大人得了李大人什么好處,想要包庇。”
前面說話的兩人聽著這話,一臉怒氣。
“你無憑無據,血口噴人。”
“那顛三倒四,是非不分。”
不得不說,文化人罵人也這么文縐縐,不稍片刻,兩方人便你來我往的罵上了。
大殿里一片喧鬧紛紛,眾人看著場中央的這一出鬧劇。
君恒見君策一張臉都黑了,心情大好,看了一眼首位上的皇帝。
皇帝面無表情,分辨不出情緒。
若是平時,君恒絕對不會這個時候去惹皇帝不快,但是生死攸關,他也顧不得再多。
這件事,他和君策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若他不為自己爭得一席之地,那么等君策反應過來,倒霉的就是他了。
君恒想通了關鍵,鼓起勇氣,上前一步對著皇帝朗聲道:
“父皇,此事事關重大,若禁軍統領有了異心,這是對父皇安全的威脅,絕對不能讓這樣的威脅存在。”
眾人聽到君恒的聲音,紛紛看過來,吵架的也忍住噤了聲。
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君恒身上,而后在君恒和皇帝之間來回游走,一時氣氛凝重,大氣都不敢出,等著皇帝發話。
皇帝哼笑了一聲,挑眉看向君恒,又看了一眼君策,最后,看向最先出來發話的大理寺賈大人:
“老四說得對。
既然大理寺這邊查出了結果。朕自然秉公辦理,這件事,便交給陶致遠陶愛卿,盡快給朕一個答復。”
陶致遠站出來:“是,陛下,微臣領命。”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明明前幾日看皇帝的態度,都是不愿意在這件事情上下多大的功夫,也不愿意讓大家多關注這件事,但是為什么現在恒王提起來,皇帝居然還認同了呢?
若是找了別人,還有幾分貓膩可說,但是,皇帝只派了陶致遠,那就說明這件事非要個結果了。
皇帝說完看向了恒王,沒有說話,但臉上的表情卻很耐人尋味,那模樣仿佛在說:老四,你可別讓朕失望。
君策站在大殿中,一句話都不曾說,剛一抬頭就見著皇帝這樣的表情,心中大駭,暗道:
究竟是哪里出了錯讓皇帝對李暮起了殺心,明明這些日子都沒有讓李暮出頭。君策百思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