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些死牢里的死囚,口中喃喃說著都是巫蠱之事,都是受人威脅,有些不愿意被折磨,所以對于外人的威脅聽話照做……
全部的真相,都查了出來。
最后得出結論,巫蠱之術并非歪門邪道,只是一些毒藥。
眾人恍然大悟,討伐李暮這種行為,但對于巫蠱之事的懼怕,已經散得七七八八……”
綰寧聽完杜若的話,長呼出一口氣來。
之前因為恒王和皇后把巫蠱之術說得可怕和沒有緣由,民眾對這種怪力亂神的事情自然心有余悸。
但現在,事情有了前因后果,知道了具體是個什么東西,而不是那些碰不見摸不著,卻可能會隨時害人的事物,老百姓對于巫蠱之事的擔憂和懼怕自然大大降低,不會再聞之色變。
“很好,按照這個速度的發展,這件事很快就會結束了。
恒王那邊,讓他及時收手,拉下一個李暮,就夠他樂呵了。不要讓他多事,免生枝節。
其它的,按照我們原來的安排去做就是。”
“是。”
當李暮已死的消息傳到宮中,已經快要入夜了。
眾人震驚。
從李暮出逃,大家都就知道,李暮必死無疑,但是卻沒想到他會死在外面。
皇帝聽著來報,沒有任何表態,把案子全權交給了陶致遠。
夜深,陶致遠入了宮,把查到的消息跟皇帝事無巨細的稟報了一遍,大理寺的消息和下午君策來報的,幾乎都能對得上號。
二人一番商議,小半個時辰后,陶致遠才出宮。
次日一早的早朝上。
按照皇帝的吩咐,陶致遠把事情調查出的結果當眾宣讀了一遍。
李暮出逃這個動作,已經為這件事直接定了性,他就是畏罪潛逃,沒有半點冤枉。
不過就算如此,也需要證據鏈來證明,因為時間太急,所有的事情整理出來,各方流程走一遍,怎么也得幾日功夫。
但是從陶致遠查到的結果,稟報的事實來看,李暮畏罪自殺這個結論是跑不了的,接下來就是按流程走一遍,整理出卷宗了。
事關死去的五皇子,還有一位宮妃,還有被冤枉囚禁在府中五年的大皇子,底下的人也不敢馬虎。
皇帝對此事的態度是查到什么就是什么,沒有多余的表態。
周太師因為兩邊通過氣,是心知肚明。
皇帝一開始不愿意查這件事,是為了避免暴露出君恒和皇后。五皇子一死,君晟也被關了五年,君恒作為中宮嫡子,若是牽扯在這件事情上,朝中必然有一番動蕩。于局勢不利。
而且皇帝對君策也不是特別滿意,無論是想要兩方相互當石頭磨一磨刀,挑出一個最合適的儲君。還是不愿意多生事端,皇帝都不想君恒因為這件事而出局。
現在皇帝默認事情的發展,是因為背鍋的人成了李暮,一個無關緊要的臣子,而且還做了別人的狗,這樣的人死不足惜,他正好有正當理由換一個,所以干脆推波助瀾,讓這件事徹底有個定論。
對于皇帝來說,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局要穩。
到這里,這件事情差不多就算結了。
最后的結論是:
——原禁軍統領李暮,因為私人恩怨,謀害了五皇子,也間接害了五皇子的母妃,還有皇帝,為了脫罪把罪名推給了大皇子君晟,處以極刑,其九族三日后全部推至午門斬首。
而當初的巫蠱之事,也得出結果:巫蠱不是可怕不可控的怪力亂神,而只是一種毒藥。經過一番解釋,在民眾眼里,等同于砒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