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恒王府,集最大的能力去查君策后的打算。
功夫不負有心人。
雖然損失了幾個有力的探子,但是好歹把君策的打算探查清楚了。
當君恒聽到消息的時候,憤怒得在書房里拍案而起。
“呵,君策,呵……,本王的好皇兄,真是好打算。
居然計劃用本王做筏,他坐收漁利,哼,本王絕對不會讓他得逞。”
恒王底下的人看完查到的消息,皆義憤填膺。
“王爺,策王的計劃著實沒有多高明,但確實有用。若王爺真的信了那些人的話,說不得就一定會對大皇子出手。到時候,策王來個人贓俱獲,王爺你有口難辯。”
“就是,策王太險惡了,他也不怕放出這些消息,陛下真的讓晟王坐上太子之位。”
“怕是有后手在,這一局為的就是要讓王爺你入局。”
君恒聽到這里,冷哼一聲,但到底松了一口氣,原本他心不寧,就是怕君晟真的由此上位。
但現在知道了君策想要做什么,而且知道了這一切,就是君策的手筆,一顆心也算是放了下來,因為他擔心的事情,不會發生。
“王爺,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便作壁上觀,看他能玩出個什么花樣來。
其他人紛紛附和,“對對對。”
既然已經知道了對方的陰謀,沒道理還繼續陪他玩,浪費精力和時間,就讓他一個人唱獨角戲。
此時有一位向來比較激進的幕僚卻持不同的意見。
“王爺,屬下不這樣以為,屬下認為,既然策王設了局,那咱們何不將計就計。
既然策王想要以這個計謀來打壓王爺,那我們知道了他的計謀,便可以以此借力打力。”
君恒一聽有那么點意思,看著說話的幕僚點頭,“你仔細說說。”
“王爺,屬下也只是有這個想法,但具體如何做,屬下不敢亂說。
不過既然策王打的主意,是想讓王爺相信陛下會讓晟王坐上太子之位,從而對晟王出手,而策王隨即找到王爺動手的證據,指證王爺,他坐收漁利。
那我們便可以按照策王的計劃進行。
可以裝作相信陛下要立晟王為太子,而對晟王表現出敵意,晟王確實也該死,他這個身份無論如何對于王爺都是威脅,但他如何出局,我們可以說了算。
策王想讓王爺動手,王爺也可以想辦法讓策王動手,王爺來做那個坐收漁利的人。”
有幕僚聽到這里搖頭,“屬下覺得可能不行,因為這本身就是策王設的局,他們一定十分警惕。”
“那便找其他的人,逸王也可以,正好現在逸王府婚期將近,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我們讓逸王動手殺晟王,然后把證據放到策王府,就像當初對付晟王一樣,到時候讓他們去查,反正我們孑然一身輕。
他們死的死,有罪的有罪,豈不是三全其美。”
君恒一聽,眼睛大亮,雖然這個方法有漏洞,但是提供了一個完全的新方向。
“有些道理。”
其他人一聽也是精神一振,如此一來,只要籌謀得當,大皇子君晟必死無疑,而逸王府難辭其咎,最后的證據卻全部都指向策王。
最后,君晟君策難逃一死,而君逸,一個殘廢王爺,活著也沒有大礙。
若實在連君逸也不愿意留,到時他們再做點什么動作,比如利用君策想脫罪,企圖讓君逸背鍋,直接造成君逸畏罪自殺的局面。那到時候,君逸的死,也會算在君策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