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淑貴妃也十分喜愛,向父皇討要了一回,父皇亦是沒給,可見父皇對三皇兄還是不同的。”
君逸看了幾人一眼,笑著嗯了一聲,沒有往后接話。
君恒這話明顯就是沖著君策去的,他才不去打擾二人斗法,不過看著君策吃癟,他心中也很高興。
君恒見君策不理他,又繼續說道:“不知道下回二皇兄大婚父皇會不會來,也就再過兩個月的功夫。”
這話就是明著問君策了,君策躲無可躲,那么多人看著,他不能把場面鬧得太僵,皇帝那里不好交代,而且還會落人口實。
“本王的婚事還早,多謝四皇弟操心。”
君恒看著君策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臉上露出笑容。他就喜歡看君策明明不喜歡卻又不得不接受的樣子。
下人上了好酒,不一會,菜也上得七七八八,好酒好菜,氣氛一下就活躍起來。
眾人喝了一圈開始敬酒,場合逐漸放松。
大家敬酒,大多數是敬君逸的,不過君逸并不喝完,只抿一小口,他是王爺也沒人敢說什么,至于另外兩位心懷鬼胎心思各異,也沒有把注意力放到他身上。
又喝了一圈,大家開始各自相互敬酒,這種場合除了賀喜也是各府打交道的機會。平日相熟的多喝兩杯,不太熟的也以此為媒介增進感情。
君恒看著時間差不多,對著底下的人示意一眼,立馬有人借著一副酒勁拉出了人群里的蘇長榮,特地抬高了聲音開口道:
“今日是逸王和寧小姐的大婚,逸王妃雖然是從國公府出嫁,但從前也是蘇府的女兒,今日蘇大人來了,蘇大人也該好好的喝一杯才是。”
這話在這個場合說出來,多多少少有些不妥,但是細想之下又說得過去,而且針對的是蘇長榮,乍一看過去又是說的醉話,倒也沒有人有過多懷疑。
大周習俗,兩方結親,女方的家屬不會到男方赴宴,是以宋淵不在場,這話一出,大家都看向蘇長榮,大家喝了點酒,未必沒有幾分看熱鬧的意思。
有些年輕公子不知事,喝了幾杯也出來起哄:
“是啊是啊,今日蘇大人不多喝幾杯都說不過去。”
“就是就是,別的不多說,總得喝幾杯。”
周圍眾人紛紛復合,蘇長榮再不能推辭,只得站了出來。
在場有幾位王爺,其他人特地把他點了出來,他自然要對高位上的人敬酒。
見蘇長榮起身,立馬有人眼疾手快的端了酒湊過來。
蘇長榮也沒仔細看是客人還是府里的小廝,心中琢磨著要說的話,往前兩步轉過身去在托盤上端了兩杯酒,往前面這桌走過來。
君策見狀低下頭,喝了一口杯中的酒沒有說話,眼角的余光卻緊緊的盯著蘇長榮手中的杯子。
一旁的君恒卻是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目光一直看著蘇長榮,生怕錯過一絲一毫的動作。
心中卻在琢磨著:這一杯不成,還有下一杯。這酒只要喝了第一杯,后面便能名正言順的喝第二杯第三杯。
人群中有似乎喝高了的官員開口,“蘇大人的頭一杯應該敬晟王。”
這話沒毛病,在場的人,不論能力勢力,光就身份來說,君晟的身份是最高的,敬他無可厚非。
蘇長榮臉上帶著笑,應了兩句“自然自然”,而后走到了君晟面前,將杯子遞了過去。
蘇長榮二品大員,過來敬君晟的酒,君晟沒道理不喝,而且剛才喝了兩輪,他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且不喝的狀況。
“這一杯下官敬晟王殿下,還請晟王殿下賞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