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兩人吃得靜悄悄。
綰寧吃的不多,君逸的食量也比之前小了許多,或許是病著的緣故。
綰寧原本還想問上幾句,一想到剛才的畫面,又有些羞澀,說不出口。
喝湯的時候,君逸先開口了:
“這王太醫也是你的人嗎?”
綰寧正色,搖搖頭,“不是,王太醫為人正直,不屑于跟人爭斗,也不屑于權力地位。”
君逸:“我記得那時候他坐上太醫院正,別有內情。”
綰寧:“這件事確實是我的手筆,我把王太醫扶上太醫院正的位置,卻并非要拉攏他,而是原來的太醫院正,是皇后的人,他在那個位置上對我們有弊無利,所以換了個正直的王太醫,起碼不會和我們對著干。”
君逸眼中露出欣賞的神色。
“原本那一日王太醫入宮,我并沒有抱多大希望,沒想到他真的把藥拿了回來。”
想到那一日的事情,綰寧略微沉吟,才開口:
“說實話,我也有些意外這么順利,不過應該是王太醫的功勞,要不然皇帝絕不會這么輕易的便把東西送出來。”
君逸:“既然王太醫并非你的人,也沒有把柄威脅他,他怎么會幫我們做事。”
綰寧想到王太醫那一日拿了藥回來,把藥送到她面前之后說的話,心中大約明白了幾分。
“王太醫此人正直,不參與黨政,但卻并不代表他蠢笨,只是不愿意卷入那些事情而已。
我原本讓他入宮,也沒想太多別的,就是想要讓他實話實說而已。
只要他把我對他說的話,原原本本的告訴皇帝,皇帝便很容易松口,只不過這么順利,里面一定有王太醫自己的原因。
至于他為什么幫我,我想應該就是那張瘟癥藥方起了作用。”
六月大雨時,最后幾日京城出現了瘟癥,那時候王太醫被派到逸王府,來為她請脈,她提點了王太醫幾句,從而讓王太醫成功研制出了針對瘟癥的藥方,救了許多人。
王太醫應該是基于這一點,幫了逸王府一把。
若綰寧真的以這一點功勞請王太醫幫忙,或者找到他的什么把柄,讓王太醫聽話,王太醫還未必肯屈服,但是綰寧什么都沒有說,加上兩人之間又有當初提點藥方的情誼,王太醫幫他們一把就很能說的過去了。
王太醫這種人靠威脅不行,靠誘惑不行,但是卻可以以真心換真心。
綰寧其實也不需要王太醫多做什么,做得多反而適得其反,就這樣按照她的原話稟報,最好說話的時候再注意分寸,那事情變成了。
那一日,綰寧拿到藥之后,也沒有對王太醫有過多的表示,連道了幾聲謝謝,便把藥交給了盧大夫。
這樣一來,既不會讓王太醫有被牽扯到一樁麻煩里面的感覺,也讓其他人看著,王太醫跟他們并不是一方的,很好的摘除了這一層關系,保持了分寸和距離,是綰寧對王太醫最好的感謝。
若再有下一回,也還有余地。
君逸明白了綰寧的意思,點點頭,滿眼的欣賞。
“接下來,我猜測君策會忍不住動手了。”
綰寧:“嗯,恒王應該也不大能忍得住,只是現下他不知道該怎么做,像沒頭蒼蠅一樣,所以不敢輕舉妄動。”
君逸:“對于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
綰寧看向君逸:“倒是早有打算。”
君逸往前湊了湊,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
綰寧:“你記不記得武安侯府陳家,從前有個女兒,被季家公子逼迫而死。”
君逸想了想,開口問道,“你說的是現任禁軍統領陳啟佑的親姑姑?”
綰寧點頭:“不錯。”
當年陳家女兒和季家公子公子的事,明擺著就是季家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