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策低著頭。
這一局,他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嫁禍君晟,雖然也做了二手準備,但是完全沒有預料到眼前這個結果。
他有一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是自己挖了個坑讓自己跳了進去,只是眼下,他沒有時間后悔和懊惱,只得硬著頭皮回答。
繼續賭。
“父皇,對方似乎就是沖著四皇弟來的,兒臣承認兒臣怕了,是兒臣膽小怯懦了,在刺客走后,久久沒有反應過來,所以沒有喊人,兒臣有罪。”
皇帝看向證據托盤上放著的帕子:
“這塊帶血的帕子從你袖袋中找出來,你可有話說?”
君策聽到皇帝平淡的語氣,一時猜不到皇帝究竟怎么想的,應對得戰戰兢兢:
“父皇,刺客刺殺四皇弟時,兒臣去擋了一把,所以才讓帕子上沾染了血跡。”
帕子上不是擦拭的血跡,而是呈噴射狀的血跡,這是他能找到的最完美的借口了。
皇帝盯著他看,良久,臉色看不出喜怒。
“解釋倒也有理有據。
朕再問你,按照大理寺的調查,屋子的門窗都是從內鎖住的。
若是從門口出去,外面的侍衛一定能發現。
還是說,你跟那刺客是一伙的,你給他開了窗,等他走后,你又給他關上了窗?”
“父皇,兒臣冤枉。”
話說到這里,君策腦子里已經開始有些亂了,但是他還是盡力保持冷靜。
他知道,這個時候,哪怕只說錯一個字,后果都不堪設想。
因為,君恒確實是死在他手上,這是真相。
他沒有想到,屋子里的窗戶居然都是鎖住的,且是對內反鎖。
但哪怕如此,他也不能承認。
“父皇,兒臣冤枉,兒臣也不知道為何會如此,但事實就如兒臣說的這般。”
皇帝定定的看著他,看不出他是相信還是不相信,他眼神復雜。有詢問,有疑惑,有猜測,也有失望。
若這件事情,不是君策的手筆,被人逼到這種地步,那是他無能。
若這件事情,就是君策所做,那么暴露了自己這么多的證據,是為無腦。
無論哪一種,君策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都讓他失望。
那么多證據,人證物證俱在,還有十足的動機。
他幾乎可以確定這件事就是君策的手筆。
從剛才各方的描述中,他知道原本是君策的侍衛去請了君晟。
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君晟一個人前去的。
想到這里,皇帝已經猜到君策一開始是什么打算。
只不過事與愿違了而已。
那么:最后這個結果是巧合,還是……君晟的反擊?
君策布下這個局,一定有后手。
所以,是君晟悄無聲息的打掉了君策的后手嗎?
若不是許懷義和李清云是自己叫去的,皇帝幾乎要以為,這兩人也被君晟收買了,出現得那般恰到好處。
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君晟。
從重新出現在世人眼中,證明清白,到現在這個境地。
真的只是好運氣嗎?
喜歡姝謀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姝謀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