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都要卡得剛剛好,且看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否則一定會被人看出端倪而產生懷疑。
但是君晟做到了。
這說明,君晟一定有一股恐怖的暗中勢力,他們能悄無聲息的做完這一切,且能讓他毫不懷疑的入了局,中了招。
君策越想越心驚。
如果自己看錯了君晟,那么之前……
那一場巫蠱之事真相大白的戲,是不是也是他自導自演的結果。
那一場對五年前巫蠱之事的調查,君恒因為害怕,到處放出巫蠱之事,企圖引起民眾恐慌,以此來阻止君晟出府,
最后卻因為各種安排都太過牽強,而讓大家提起巫蠱之事再無懼怕,對當年的事有所懷疑,反而讓君晟翻了身。
而他,失去了一個李暮。
只有君晟,不僅名正言順的出了府,恢復了王位,還獲得了清白。
君晟的腦子里亂糟糟的。
他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但是這些事實擺在他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他很想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巧合,但這些事情全部都經不起細想,全部都有人工的痕跡。
若他想的是真的,那就說明自己身邊也有君晟安排的人,要不然的話如何能詳盡的知道自己的計劃。
這個人是誰?是他身邊的幕僚還是侍衛?是哪一個?
一時間,君策把自己身邊的人懷疑了個遍,感覺每一個人都像是君晟的奸細。
從他一進策王府,便想請幕僚來商議,到現在直接打消了這個念頭。
就仿佛,身邊似乎沒有了一個可信的人。
君策的腦子里這些消息來回沖撞,有什么東西一樣一樣的浮出水面。
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被瞞了這么久,成了人家手中的刀而不自知。
君晟氣極,倒了桌上一杯已經涼掉的茶,一口喝盡。
他一想到這么久自己都被蒙在鼓里,就覺得渾身的血液都要沸騰起來。
他自詡聰明,和君恒那么久的斗法,此消彼長,自認為智謀在君恒之上,而且可以完全把君恒掌握在手中,但現在出來一個君晟,他感覺到了打擊。
若君晟知道這件事,而且還將計就計引他入局,那就說明這件事情也在對方的掌控中。
那么現在自己的處境就微妙了。
皇帝有心放過自己,但君晟怕是不會,他一定會無所不用其極的要利用這件事讓自己栽個大跟頭,甚至直接出局。
想到這里,君策感覺到自己整個人都被潑了一盆冰水似的,從里涼到外,他無法描述此時此刻自己的心情。
他坐在椅子上,又連喝了好幾杯的水,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告訴自己:不能慌,不到絕路,一切都還有轉機。
從前他是沒有防備,所以才著了道,如今他已經知道了君晟,便絕對不會再讓人甕中捉鱉。
想到此前種種,君策心中憋屈得不行,但還是盡力隱忍下來。
眼下的情況,怨天尤人沒有用,一味的抱怨,憤怒也沒有用,他要做的是分析眼前的形式,調整策略,不至于自己太過被動。
而若想清清楚楚的了解全局,就要把事情分析透徹。
比如眼下這件事,對方究竟是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