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我和師父邊上的這戶人家出來點燈籠,是一個穿著灰布衣衫麻褲的壯漢,一看就是經常做農活的人,皮膚黝黑,手臂粗壯,有著一膀子力氣!
他走出來點燈籠,看到我們,滿臉的詫異,好像沒想到會有人到這。盯著我們看了一會,他嘴唇微動,像是想說什么,最后卻什么都沒說,還是點完燈籠就回屋關上門。
我看了師父一眼,眼前這詭異的氣氛有些把我嚇住了,我也不敢開口,生怕犯了什么忌諱。師父一臉的板正,靜靜的看著這些村民古古怪怪的出門點燈籠。
就這么靜靜的看著,一直到整座小鎮都點起燈籠,我和師父也沒什么表示,只能這樣看著。
等小鎮的燈全部點亮,日頭幾乎已經落下山去,小鎮里詭異的無人走動,卻亮著一片片紅光,若這是大年三十或者元宵佳節,這氛圍可能還挺喜慶,但這種平常日子,見到這情形就實在是不正常到極點。
“師父,你說這是不是他們鎮上的什么習俗?要不我們還是先出鎮子?在外面過一夜吧?”
實在忍耐不住,我對師父說道,這種小鎮,我實在不想多待,哪怕有肥雞。
“嚷嚷著快點進來的是你,想走的也是你。”
師父卻沒好氣的對我道:“既來之,則安之,走,還是先去這鎮子邊上的義莊或廟子看看,能不能讓我們落腳。”
說完,帶頭往鎮子更深處走去。師父不愧是師父,膽子就是大。
穿過鎮子,果然所有的門前都點起了紅燈籠,不論是住戶還是商鋪,無一例外,都是關門,掛燈籠。
“你們是什么人?來這里做什么?”
有個聲音忽然叫住我們,這是我們進鎮以來,第一次聽到其他人的聲音。
轉身一看,一個身穿灰布衣服,頭發花白,手拄一根青竹拐的老人家喊住我們,他臉上滿是憤怒,對我們出現在這里顯得極為不滿。
“老人家,我是走方的先生,這是我徒弟,初來貴地,不知是否有冒犯,還請見諒。”師父先抱拳對老人家行了個禮,解釋了我們的身份,然后繼續說道。
“可否行個方便,告知一聲這鎮子哪里有廟觀之類的地方,可供我師徒暫做落腳,若是沒有,義莊也可以。”
“沒有、沒有,我們鎮子小,不接外客過夜,你們快走。”
老人家很是不耐煩,聽到師父問有沒有落腳的地方,直接就拒絕師父,還一副要趕我們走的樣子。
“老人家,你看這天色已晚,我們好不容易趕到這,您卻讓我們趕夜路離開,這是否有點不近人情?您看我這小徒,肚子餓的咕咕叫,已經很疲乏,還請您開個方便。”
除了對我以外,對其他人,師父一向顯得很有禮,雖然很多時候不愛說話,但從不輕易苛責他人,只有對我是又打又罵。
話都說到這份上,那老人家也實在是不好拒絕,低頭思考了會,一咬牙說:“罷了,你們快跟我來,先到我家歇一夜,明早早點走,我這是為你們好,這個鎮子留不得外人。”
倒是沒想到這位老人家居然愿意留我們去他們家住一晚,師父帶著我連忙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