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庹明的行為,讓我想起不久前遇到的看義莊的那位老人家,事后我曾專門問過師父,他念的那首詩叫什么。師父跟我說,那是一首由著名文臣文天祥所做的《正氣歌》。
這自古以來,有三教傳世,道釋兩教,多講出世,常常修真煉道、降妖伏魔,而儒教,則以治國安邦為己任。但三教從來都不是涇渭分明的,道釋兩教,也有治國的韜略。儒者、術士也。儒家也有自己的一套祭祀天地神靈的禮法。
尤其是自亞圣孟子開始,讓后世的讀書人,修養自身之浩然正氣,這浩然正氣得乎于天道之正,鬼神辟易。文天祥做正氣歌,就是其胸中一腔正氣所醞,后世讀書人若與其相應,自然也可激發出鎮服鬼神妖精的力量。民間的法師,所修駁雜,三教不分,所以那老頭也會一些儒家的法子。
眼前這位庹明老夫子,雖然沒學過怎么降妖伏魔,但也是飽學的大儒,對正氣的領悟,反倒比看義莊的老頭更上一層。
不過這事說著也玄乎,我問師父什么是正氣?師父也說不清楚,很含糊的說了句:“按儒家說法,就是言行皆合乎天地的正道,讀書人的意志與天地契合,自然所生之氣!”
師父越說,我越不明白,但師父也不愿意多講,我也沒辦法。
可現在見到庹明,我對于儒家說的正道,突然有了點自己的理解。其實這所謂正氣,就是有點犟,他認為是對的事,他就堅持要去做,十頭牛都拉不回來。而這個他認為的“對”又是他讀了很多圣賢文章后總結出來的,所以這“對”又不只是他私心所認定的。
為了這個圣人認為是“對”的,他也認為是“對”的事,他敢付出一切,這就是他們認為的天地正道。若是一個讀書人明明認為這事是不對的,還不得不去做,這就“不正”了!
眼下,庹明就是想搞清楚這“山神巡鎮”是怎么回事,這件事困擾影響他幾十年,正好師父來這,又正好遇到,更堅定他要搞清楚這事的心,而搞清楚這個又和他學的儒家文章,講的禮法有關,他認為村民這個規矩本身就是“不正”的,是淫祀,所以他要搞清楚以后糾正村民,以達到他傳播圣道的目的。
真是一個倔老頭,難怪和師父那么談得來,師父很多時候也挺倔的,這兩人一定是惺惺相惜。
庹明這么堅定要保師父來調查眼下的事,鎮上其他人也不好說什么了,而且對鎮上其他人來說,其實一直守著老規矩,也就是因為恐懼罷了,他們不疑惑嗎?他們當然疑惑,真要有人出頭幫他們調查,他們也是愿意的,只是還有恐懼縈繞,桎梏住了。
“各位放心,貧道修習茅山正道,得述仁公信任,必不負所托,一定搞清楚這山神巡鎮到底是怎么回事,還此地百姓安寧!”
師父站出身,對各位村民抱拳行禮,也立下保證,終于得到幾位族長族老的同意。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