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繪制的極為精美,色彩對比強烈,人的體態也大多勻稱合理,是工筆畫中的精品畫作。
我以前和爺爺學書法,靠著寫字賺錢,雖然作畫作不來,但基礎的認識還是有的,就連師父第一次看我畫符都贊嘆我畫的至少形態上還是很不錯的,頗有美感。
眼前這壁畫,是技法很高的畫師所作,而且雖然歷經百年,但顏色幾乎沒有太大改變,應該是在繪制的時候,使用了特殊的顏料。
不過比起這壁畫的精美和技藝的高超,更重要的,是這壁畫本身的故事。
壁畫有很多幅,都是連續在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得就是這個山神廟建立的歷史,而且和庹明找到的記錄中有極其相似的地方,龍頭山上瘴氣消失和山神廟的建立,確實是同一時期,而且是相關的。
但這壁畫上畫的,和庹明講的故事卻是完全不同的:
開頭第一幅畫,是一個道士來到了龍頭山古樓鎮,他站在古樓鎮里,遠遠看著龍頭山上的瘴氣,他的身后跟著很多村民,看得出他在和村民交流,而那些村民對他表現出禮敬。
第二幅畫里,這個道士上了龍頭山,而且在龍頭山上發現原來這一切瘴氣,其實都是因為一個妖魔作祟,這個妖魔的形象壁畫上沒有畫出來,是一個隱藏在云霧中,只露出兩只眼睛的妖物,我估計是畫壁畫的畫師并不知道這個妖物到底什么樣子,所以用這種半隱半現的技法來表示。
第三幅畫里,道士施展廣大神通,降服了這個隱藏在霧氣中的妖魔。畫面的描述上,應該是創作的人加了很多想象,連飛劍、流火。看得出來從此驅散了龍頭山上的瘴氣,使得龍頭山可以讓村民登山伐木,并且少走很多路就可以出鎮,所以古樓鎮和周圍的村子都來感謝道士。
第四幅畫中,道士德行很高,拒絕了村民的禮品,但是跟村民在說著什么,圖中的村民有的面露沉思,有的面露驚恐,都被畫師表現的淋漓盡致。我甚至可以想象出壁畫中所畫的那個景象。我猜這道士可能是告訴村民,這里的妖物并沒有被斬草除根,而是還有可能出來作祟,所以教給他們什么方法可以趨吉避兇。
第五幅畫中,鎮上的百姓和周邊村子的人在龍頭山上開始修建廟宇,畫上連廟的牌匾也畫了出來,上面明白的寫了“山神廟”三個大字,而且畫面上那兩間殿宇,一個小院子的結構也和現在這座山神廟一模一樣。
第六幅畫,是道士站在修好的山神廟的小院里,手持寶劍,腳踏罡斗的起壇做法,而那個渾身煙霧的妖怪在這幅畫中又出現了。而且畫在了山神廟的下面。估計是道士施法鎮伏那妖魔在這山神廟之下。
第七幅畫,也就是最后一幅畫,道士帶領村民離開,同時山神廟被重新隱藏在瘴氣之中。畫上是用白霧遮蔽住山神廟來表示的。
這幾幅繪制精美的壁畫中,很多事情和我們的經歷是能對照上的。包括這山神廟隱藏在迷霧之中,還有以前的龍頭山是無法隨意上山的。甚至于我懷疑,那傳說中的山神巡鎮的說法,是不是就是畫上這位降服了妖魔的高道所傳授于村民的避災之法。
不過仔細想想師父的說法,村民眼中或者畫里表示出來的,也未必就是真實的。說不準畫中這位道士,其實是另有目的,只是確實神通廣大,驅散了龍頭山上的瘴氣,然后傳授了村民什么古怪的法子,以達成自己的什么目的呢?
因為最值得懷疑的一點,就是師父說的,山神巡鎮背后并不簡單,死去的那些外鄉人,都是被人施法所害,甚至為了避免自己暴露,還用歹毒的手段干預了師父的法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