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來到這了,若是不下去看看豈不遺憾?老夫這么大歲數了,還畏死不成?你這也實在太看低老夫!”
聽到我的話,庹明很是不滿,臉一板,還訓斥起我來,不過轉念,又想起邊上的吳妮來,便對吳妮說:“小女娃,你還小,死了不值當,不如在上面等我們。”
吳妮本來挺乖,聽到庹明的話,也倔起來:“我才不怕呢,大先生,您這也太小瞧我了,我也想下去看看。”
說到最后,還是三人一起下去,我知道,這種時候勸也勸不住他們,也只能由得他們。
進了內殿,內殿上的壁畫和神像一下就吸引住庹明的目光。其實之前我已經和庹明形容過這里的壁畫畫的什么,同時也是委婉的指出庹明所看的記錄不靠譜。不過當時庹明雖然沒說什么,卻一臉的不信,我也沒辦法。
親眼看到這些壁畫,庹明很快就看完了,感嘆說:“這壁畫上所畫,和我所看記錄差異著實大,只是按壁畫來看,知曉山神廟的人并不少,留下的記錄也不應差別如此大,除非…”庹明說到這,一頓,才看向我們接著說:“除非有人刻意篡改我所看的記錄,只是為了遮掩什么。”
這個說法,庹明和我倒是想到一塊去了,不過在經過長工馬現的事情后,我發現不是所有人都進不來這山神廟,至少長工馬現就出入自如,那他們掩蓋山神廟的秘密到底是為什么呢?
“走吧,繼續下去看看,這里有不少驚喜啊。”看完壁畫,庹明也發現神像背后的地道,帶頭就要往下走。
“述仁老先生,您這么博學,剛剛內殿里的神像你知道是什么神像嗎?”一邊準備下地道,我一邊問出這個困擾我有些時日的問題。
庹明輕拂胡須,解釋說:“依老夫的見識來看,這里面的神像也是山神。”
“怎么會?外殿的神像不就是山神嗎?怎么會同時有兩個山神像?而且差異如此大?”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庹明難道是自己不知道,不好意思說,所以忽悠我?
“外殿的神像,與其他地方相似,代表的都是山神鎮伏山林,庇佑一方的形象。只是這形象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對山神形象越發趨近人的美好期盼后所產生的,所以像人,但這并非最早的山神形象。”
“上古時期,屈子所作《楚辭》中有一篇《招魂》,里面有說“土伯九約,其角觺觺。敦脄血拇,逐人駓駓些。參目虎首,其身若牛。”所形容的地神土伯,其形象可怖,是各種動物形象的結合,是上古時對鬼神形象的一種想象。”
庹明確實博學,解釋娓娓道來,不過他的這番話卻讓我一下想起之前在幻境中看到古樓鎮有人剖環時那個身著法衣的人所唱的唱詞,其中就有一句“土伯九約,其角觺觺”。
我連忙追問道:“述仁老先生,您說的是“土伯九約,其角觺觺?”這一句古書上也有記載?”
庹明點頭道:“不錯,這是楚國大夫屈原所做楚辭中招魂一篇的詩句,屈原為楚國三閭大夫,本就有職司祭祀的責任,怎么?守一你也聽到過?”
之前和庹明講我的經歷時,都是一下帶過,沒能講的太清楚,自然就不會提到幻境中的唱詞那么細節的東西,可現在驟然發現那段唱詞其來有自,便趕緊和庹明講了我在幻境中聽到那個身著法衣的人所唱的那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