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這里,師父依舊手托羅盤,但眉頭上也皺起來。聽到庹明的問話,搖頭說:“不,暫時先別走,這若是按八門的方位走,不至于出來后還是新的八門,即不是出路,也不是殺機。這樣布陣太過繁瑣。應該是還未走完這個陣。”
說完,師父低頭沉思,顯然一時也還沒想明白這個陣到底是怎樣一個布置。
“七叔,你說這卦循文王,指的會不會是我剛剛說的后者?”庹明看師父一直在思考,試著提了一句。
“述仁公說的是?六十四卦?”師父眼前一亮。像是一下想到了什么似地,高興地說:“不錯,或許就是六十四卦,兩個洞穴,都是八個洞口,或許之前的洞口出去,其實也都是八個洞口。走兩次,才能得一個卦象。”
“師父,你的意思是,我們要按照六十四卦的卦象,找出出路?”我驚奇道。
“不錯,而且還要多個卦象才能走出去。也是我疏忽了,若是按奇門起局,八門的位置必然隨時間而變幻,這里一看洞口都是固定好的。原來是另有玄機。”師父坦然一笑,終于搞懂了這里的布置。
庹明看師父如此高興,也放下心來問:“既然找到了出路那就好,七叔,我們還要退回原來那里去嗎?”
“不用,這第一卦已經得了,再回去就不符合天數。好在不論怎么變,九宮八卦的方位是不變的。剛才那是巽卦,我想想看,上卦巽卦,下卦該是什么才是吉。”
“地風升吧,七叔,我們走坤卦的方位如何?”庹明建議道。
以前我一直以為周易八卦,走街串巷給人算命的那些先生都是道士。也是前段時間師父和庹明閑聊時我才知道,易經是儒家五經之首,對六十四卦的卦辭、卦名,一個儒生可能更為熟悉。
像是古時梅花易數的創始者,邵雍老夫子就是一位大儒。師父交代讓我背的“乾三連、坤六斷”就出自朱熹老夫子所作的“八卦取象歌”。所以庹明能一口說出卦名并不奇怪。
“升者,元亨。用見大人。是一吉祥的好卦。”聽到庹明的建議,師父暗自背了幾句,也很是贊同。“那就坤位,走西南方。”
說著,師父帶我們往西南方的洞口走去。依舊是我扶著庹明,師父打頭。在一段不長的隧道中走著。
沒多久,又到了出口,這一回的洞穴有所不同。之前的洞穴都是再普通不過的洞窟,黑蒙蒙一片。而現在的洞穴卻一片綠意,洞穴璧上長出無數藤蔓,爬滿了周圍的洞壁,只留出八個洞口來。
這變幻的和之前不同的洞穴,我本來還有些憂慮,害怕是出了什么變數。但師父和庹明都是一臉喜色,庹明更是笑道:“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順德,積小以高大。這正和升卦卦象,七叔,你想的是對的,我們找到如何走了。”
師父也笑著對庹明點頭應和,只有我呆頭呆腦的站在一旁,啥都不懂。心里暗下決心,以后一定要好好跟師父學東西,免得丟人現眼。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