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啟的聲音已帶了哽咽,只是他早已不再有眼淚,蜷縮在地上,回憶起那段不堪回憶的過往。
“唉,老夫為剛才的失言道歉,守一道長實乃高道大德,是我用心小人,不知天下有真君子。”庹明連聲嘆氣,對著太啟行禮作揖。
“知道錯就好,師父行善一生,精勤守戒。哪里有什么求自己長生之心?休要邊上那個發瘋的半鬼仙來比。若說有過,都是我這個弟子的過。師父只是覺得虧欠了我,才縱容我至此。”太啟臉一撇,似是對鄭載十分的看不起。
“太啟道友,你剛剛說認識我師父楊遠山,不知這又是怎么一回事?還請賜教。”
聽完太啟的故事,連師父對他的語氣都溫和了許多。倒不是對太啟本身,更多的是對那位守一道長,一位把救人治病視為自己志向的高道,實屬我輩楷模,當得起天下玄門弟子的禮敬。
太啟沒回師父,而是接著道:“師父仙逝后,我對恢復人身早已沒了念想。師父讓我要不忘修行,奉行正道,有朝一日也有機會成道證果,還讓我離開這里,他不在,我無法進去取得仙藥。但是我不想離開,我想在這守著師父,直到哪天陰壽盡,重歸輪回。”
“在這里等待的歲月,有很多人同樣來尋長生仙藥,有些人用心不正,我就用種種幻化實驗他們心性。遇到實在厲害的我就遠遠遁走。隔壁那個半鬼仙也是來這里尋仙藥的。可惜他也沒等到甲子之期。真是可笑。”
“你師父楊遠山倒不是為長生而來,而是受人之托來這里處理隔壁那個半鬼仙的。他做的太過分,害命惹事太多。我也是那時認識了楊遠山。不過并未交談,他也沒有在這多留。如果不是另一個和你師父作對的茅山道士擾事,你們已經見不到隔壁的半鬼仙了。”
每次一提起鄭載,太啟都充滿了不屑。看他的意思,不僅是看不起鄭載本身,更多是因為鄭載和他自己很像。他自己也曾執著于人身而最后還拖累了自己的師父。好在太啟有一個好師父,言傳身教之下,都使他知道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至于他說和師爺作對的茅山道士,難道是李亦邪?我有些不解,想問師父。不過師父皺著眉頭,生人勿進的樣子,我也就不敢問了,只能把這個疑惑埋在心底。
“你說黃金古樓一甲子開一次,那有沒有人真正去領到過仙藥?”庹明忽的想到什么關鍵,問太啟道。
“當然有,據我觀察,這山下古樓鎮的人,是有人知曉這一甲子一開門之事。每到甲子之期,都會送人進來,走下去的人,有人走出來了,也有人再未出來。最近這個甲子被送下去的,是一個小姑娘。”
太啟的話,讓我們三人都是心頭一震,古樓鎮的人竟然真的知道黃金古樓的秘密?甚至還延續著古老的儀式?我們實在太小看這座神秘的古鎮了。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