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不瞞劉先生說,我此來巴蜀,就是為了尋找失蹤已久的家師。”
劉嘉明擺手說:“我見楊遠山宗師,已經是很多年前,想來和這次遠山宗師失蹤并無關系。”
師父聽后,眼神一暗,不過還是道:“不打緊,我并不知曉師父這次來巴蜀是為何。對以前師父來過巴蜀之地的事也了解不多,眼下毫無線索。當年劉先生見到我師父時,我師父來蜀地是為何?還請告知。”
“當年楊遠山宗師來蜀地,確實有一事,但所為何事我卻不知,只知道他要離開去往鵠鳴山,尋什么東西,更多的我就不清楚了。”劉嘉明解釋道。
聽到此處,師父眼睛又是一亮,抱拳行禮道:“多謝劉先生告知,我這就前往鵠鳴山附近,看能否有師父的蹤跡。”
說完,師父就要告辭,真是一貫的雷厲風行。
“初七師傅,請先等等。”劉嘉明叫住師父。
我和師父都不知道他還有什么事,他站起身,走到內堂,出來時,手里拿著那把“殺生”。
對我們道:“初七師傅是玄門高人,來去逍遙,我也不留二位。但這把寶劍,還請守一師傅收下。”
連師父也吃了一驚,我更是連忙拒絕道:“這如何使得?這不是您的傳家寶物嗎?我何德何能可以收?”
當日打敗馬現后,我就把殺生還給了劉嘉明,眼下他突然要送給我,是我沒想到的。
“這把劍是祖先所造,后來又是祖先為了毀去金樓而重鑄,如今金樓已毀,那位先祖已去,此劍留在劉家已無作用。而且我劉家無一人能拔出此劍,到守一師傅手中,才能真的物盡其用。何況當年我曾與楊遠山宗師說過,若是他能拔出,我就做主送與他。當時他與此劍無緣,如今守一師傅是遠山宗師徒孫,也是應了我當日之言。”
我還想推辭,劉嘉明已經將劍塞到我手上了。握著這把寶劍,我確實有一股親切感。我看了看師父,不敢做主,師父略作思考,對我道:“既然是緣分,守一你就收下吧,況且守一,你不是也有一份禮物要贈予劉先生嗎?”
師父這么一說,我才想起來,之前庹明看上了守一道長傳我的醫書,讓我謄抄了給他。所以前幾日修養時,我和師父一直在幫忙謄抄,抄出來以后給庹明,庹明卻讓我送給劉嘉明,說是這鎮子里最有資格得到這醫書的,就是劉嘉明。
本來來此,就是要把醫書手抄稿給劉嘉明,哪里想到他也為我準備了一份如此貴重的禮物。
我便取出手抄稿,和劉嘉明說明來源,然后送予了他。
劉嘉明難得露出欣喜的表情,連聲跟我道謝,還感嘆道:“各有所得,皆能物盡其用,甚好,甚好。”
互相贈了東西,辭別劉嘉明,回到庹明家中,備上干糧與水,與庹明也道了別。
踏著黃昏,師父帶著我直奔鵠鳴山而去。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