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睜開雙眼,但好像我無論如何睜眼,眼前都是一片黑暗。如果不是我現在意識還算清醒,我都會以為我這是不是在做夢?
可如果不是做夢,我睜開眼也看不見一絲光,可能就是更糟的情況,難道我瞎了?
我還記得剛和師父、周華離開湖中島,看著那個小島上的一切被南天離火徹底摧毀,我們正打算回村子的時候,薩烏抓在我胸口處的傷痕劇痛,然后我就沒了意識,再恢復意識就是現在了。
“不要去睜眼,試著放棄你常用的眼、耳、鼻、舌、身。用意去感受周圍的一切。”
耳邊傳來一個溫和有力的男性聲音,但我從未聽過這個聲音,一點記憶都沒有,是誰呢?
“你是誰?”我想要出聲問,卻發現和眼睛一樣,我發不出任何聲音,不論我怎么努力張口說話,都是如此。
那個聲音又一次傳來:“我是誰?這個問題現在不好解釋,你得先熟悉現在的情況,才能理解我是誰。”
聞言,我更是一頭霧水,這聲音到底是什么意思?不過我倒是知道了,即使我沒有說出話,沒有出聲,聲音的主人也能知道我的意思。
莫不是傳說中的他心通?是誰有這般力量?就連師父好像也沒這本事吧?我心里有些驚慌,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在出聲。
很快,那個聲音又一次傳來道:“我并不是讀你的心,而是你的心表達出相應的意思。你師父不是天天讓你抄經嗎?《清靜經》里不是有說?‘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你的眼耳鼻舌身,感受外界,又傳達你的心意給外界,這一切其實都是你的心,你的意在推動,你現在要試著忘記前五感,全以一心來感知外界,傳達意思而出。”
那個聲音帶了一絲笑意,雖然我見不到發聲的人,但是能很明顯的感覺到聲音的主人傳遞給我一種喜悅的感情,這種感覺比看到對方的臉以后再領會對方的情緒更加直觀,就是很直接的感受到對方的情緒。
正是這種感覺,讓我恍惚間好像領會了他剛剛那番話的意思。
正常來說,我領會別人都意思,需要經過幾個步驟。聽到對方的話,判斷對方的意思,或者看到對方的表情,從對方的表情判斷對方是喜還是悲。但不管是我看到還是聽到,最終起意判斷的,都是我生起的那個意識。
如果沒有了這個意識,我看到對方的任何表情,就如鏡子照出的景象一般。不加揀擇,則無所謂去領會對方的含義。
眼、耳、鼻都只是我意識溝通外界的橋梁,做主宰的是我的意識,如果我用意識更直觀的去判斷,去思考時,即使沒有前三者的作用,我也可以去判斷其他人的意思。
領略到這一點,我忽然覺得不再努力去睜眼,而是試圖去判斷和領略對方所要傳達給我的意涵。
“不壞不壞,不愧是我看上的人,這么快就體會到了。”聲音再次傳來,這一次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股喜悅之情。
緊接著,我去想象這聲音的主人該是怎樣的形象。剎那間,四周一亮,像是我眼睛看到的,又像是直接出現在我腦海里。一種似幻似真的場景出現在我面前。
一個黃色深衣的少年人出現在我面前,單看面容和年齡,應該和我相仿。但是不知為何,我總覺得他有不符合這面容的滄桑感,猶如一顆枝葉茂盛,郁郁蔥蔥的千年古木那般,生機勃勃的外表下,是久經風霜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