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三圣廟,我和師父在野外歇息一日,才繼續前行。無論是我還是師父,其實損耗都不小。山野之間條件艱苦,想要完全恢復更加困難。所以這次就連師父都沒有催我,師徒二人以半趕路,半游山游水的方式行路。
第五日的時候,我和師父就恢復的差不多了。開始加快速度,一者是想盡快趕往鵠鳴山。另一者也想追尋周華的蹤跡。
在湖心島上,師父已經力竭,若是非要強行留下周華,就必然要將邪劍出鞘。況且當時周華執意要走。
所以放走他,并非師父原意。還是希望能早日捉住他,這一路上就一直留意周華的動靜。
周華在此十數年,聲名遠播,知者甚眾,可是自薩烏之禍,周華離開后。并未在這條路上找過任何熟人,也沒人再見過他。就像人間消失了一般。
他又極精奇門遁甲,現在更有亂魔命,便是師父也難以推出他所在的位置。隨著時日推延,我和師父漸行漸遠,直至認識周華的人也不曾游,我們便徹底斷了找到周華的念頭,只能隨順天意,看日后是否會再見他。
青河灣,鵠鳴山余脈。
午后。
晝夜兼程,餐風飲露。
終于距離鵠鳴山近了,越是靠近鵠鳴山,師父越著急。一直催促我趕路。好在洼地里我突然脫胎換骨,胸腹間多了股氣之后。行路比之以往腳力更健。也更不容易饑渴。如此才能趕得上師父的腳力,但是趕到此處,也已是精疲骨軟,累的半死。
“師父,我們今晚尋個地方落腳吧。我實在是走不動了,再要上山,非得累死不可。”對著師父抱怨,就差一屁股坐地上也要賴著不動。
和師父相處這么久,也算摸清了師父的脾性,師父十足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看似古板嚴肅還愛教訓人,但每次到關頭了,又都會讓著我。最多“敲打”我兩下。我這個當徒弟的受兩下又有什么關系?
“真是廢物,學經打坐沒見你勤奮。偷懶倒是一絕。”師父怒斥,說著就伸手朝我身上拍來。
我也不管了,脖子一伸,眼睛一閉,一副任由師父你怎么教訓我反正要休息的模樣。
“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
見我如此,師父知道催我也催不動。嘴里罵了一句,還是同意道:“也罷,都到了這里,前方有村落,去那里歇腳一日,吃點東西再上山。”
“嘿嘿,好的!”
聽到師父的應許,立馬渾身有勁兒,跟著師父往前面的村落趕去。
“師父,這里真不愧是名山余脈,祖天師余蔭之地。一派祥和,丁點邪氣也不曾見。”走進村落,正是炊煙裊裊,香氣四溢的時候。
“為師聽說鵠鳴山上道觀香火鼎盛,更得祖師庇佑,能有此景并不奇怪。”師父贊同似的點點頭。
我卻有了些憂慮,嘆息說:“唉,可惜,這般祥和景象。估計是沒人家宅受邪祟所擾,我們師徒想吃點好的也就沒機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