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意道友,下一關是什么?還是一條溪澗?我們今晚在哪休息?”自離開壬子澗,邊聊邊走,已經走了一陣子。
季節已經入秋,山里本就有些涼意,現在天色漸晚,眼看太陽就要落山,昨夜我和師父連夜趕路,今天一天也一直沒有休息,若是今晚還不能休息,我怕我走著走著就栽倒在哪,再爬不起來了。
“不,下一關是一個山洞,二十四洞之一,立夏洞。守關的人是我鄭載師伯。”合意道人介紹道。
“鄭載?”乍一聽這個名字,我就想起之前遇見的那個不人不鬼的家伙,世界還真小,居然還遇見同名同姓之人。就是不知道人品是否也相似?
“有什么問題嗎?”剛剛我的語氣太突兀,讓合意道人有些不解,反問我道。
“沒什么,就是覺得名字和以前認識的一個人很像,而且,你師父這一輩字輩不該是本嗎?為何他叫鄭載?”我總不好說,我曾經認識的鄭載是個惡人?只能轉移話題。
合意道人聽后,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可見有這樣問題的不止我一個。接著解釋說:“我師父這一輩確實是本字輩,一般道號就是直接加在名字之前,如果是三個字的名字就替換中間那個。如果是兩個字的名字,就直接取在前面,例如我的本名叫劉炳意,道號就叫合意。鄭載師叔也是如此,按照師門規矩我其實該叫他本載師伯。”
“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鄭載師伯很不喜歡別人這么稱呼他,如果叫他本載師伯,他就會生氣,所以久而久之,我們都直接叫他鄭載師伯,他就很滿意。只有師爺那一輩的長輩才叫鄭載師伯道號。”
“只是因為叫道號,他都會生氣?”我覺得有些奇妙,心里想著,難道是鄭載這個名字不好?有此名的人即使是修行人也會變得很古怪?
“確實如此,鄭載師伯的脾氣很古怪,非常較真,做什么事都很講規矩。不合規矩的事會非常嚴苛,同時也很講禮儀,如果是見了更高的長輩,鄭載師伯都會一絲不茍的行禮。同樣,如果后輩見了他不行禮,可能會被罵。”合意道人繼續介紹道。
一聽是這樣一個講規矩的人,我又有點頭皮發麻起來,如果是這樣的人,可能就不會像本溪道人一樣,輕易放我們過去了。
“不過雖然鄭載師叔很嚴厲,可是心地非常仁慈,鄭載師伯是學醫出身,山上山下誰有個頭疼腦熱,鄭載師伯都會盡心醫治,就連山上的動物受傷了,鄭載師伯見了也一定為之醫治。其實鄭載師伯以前是守立春洞的,是第一關,代表春季的無限生機與萬物生發。后來本溪師叔與壬子澗結緣后,壬子澗成了第一關,鄭載師伯就遷到立夏洞了。”
合意道人對這位鄭載道人,倒是贊不絕口。世事還真是奇妙,古樓鎮的那個鄭載,說是一個殺人無數的大魔頭也不過分,為了自己延生而不息犧牲他人的生命。現在的鄭載,卻是一個救生利物的高道。
經合意道人這么一介紹,又想到曾經的鄭載,我對立夏洞的這個鄭載道人,有了別樣的興趣。
“合意道友,你說這山上有二十四洞,七十二穴。按節氣之說,二十四節氣一節氣有三候,你們鵠鳴山上的二十四洞和七十二穴不是分開的吧?這位鄭載道友,守的是立夏洞的哪一穴?”一直沒開口,只是聽我和合意道人閑聊的師父,突然開口問道。
對待師父,合意道人會恭敬許多,聽見師父問詢,合意道人先是回了個禮,然后才說道:“掌教十分博學,確是如此,這一洞有三穴,若是以前,一穴有一位守道之人。可是現在精簡后,一洞的三穴都是一人主管,所以鄭載師伯到底是守哪一穴,我也不知道,全看師伯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