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對我和師父行禮道:“兩位道長,我的老伴兒,全擺脫兩位了。”
她身旁,那個滿頭白發的老爺爺,一直一言不發。不過看得出來,他非常信任自己的老伴,老嫗讓他來找我們治療,就朝我和師父走了過來。
見到有人愿意來,我自覺肩頭責任不輕,主動對鄭載道人道:“鄭載前輩,這里嘈雜,我能進屋子給老爺爺診治嗎?”
“理當如此!”鄭載道人沒有拒絕,還為我們開了屋子的門。
接著,便打算把另外兩位病人帶去洞穴里,看起來立夏洞里應該也有器械。沒走兩步,鄭載道人突然停下,轉身對我道:“若是有拿不準的,可來找我,當以謹慎為先,事有輕重。”
這番話,鄭載道人說的很猶豫,我猜他的意思是讓我們不要把闖關的事太看重,要以病人的生命為重,如果拿不準,去請教鄭載道人也是可以的。
我對鄭載道人很鄭重的抱拳道:“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
這句話是守一道長傳我書中,很常見的一句話。當時我不知道出自于哪里,后來還是師父告知,這是藥王孫思邈祖師所寫之《大醫精誠》里的一句話,凡醫家,無有不知的。
聽到我這么說,鄭載道人渾身一顫,沒有再說什么,領著兩個病家就進了洞穴。
“老爺爺老奶奶,你們兩位進屋子,我給你們看診。”
“好,多謝道長了。”
我和鄭載道人的一番互動,山野之人也不是很懂,這位老嫗敢出來,這面子給的是茅山歷代祖師大德,我如今代表的也是茅山,肩上的責任便越發重。
師父與合意道人隨我一起進了屋子,我看合意道人是一分鐘都不想跟鄭載道人待在一起,鄭載道人可能也有意讓他來看著點我們。
各自坐下后,我問道:“老爺爺,您有什么不舒服嗎?能跟我說一下嗎?”
一旁的老嫗插話道:“道長,我老伴兒不會說話。”
當下我便為難起來,這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缺一不可。尤其對我這種初學者,問是最直接的,也是診斷最重要的步驟。倒是沒想到,我還真挑了個最棘手的。
“道長,我和我老伴兒生活五十多年了,他有什么不舒服我比他還清楚,我跟您說可以嗎?”老嫗看出我臉上的為難,但她也沒有馬上質疑我,反倒很和藹的對我說道。
“好,您慢慢跟我說一說老爺爺有什么不舒服。”
雖然不能從病家身上直接問到信息,會變得不那么直觀,不過也比一無所知好。
而且從一開始見到這個老人家,他的面色紅潤,兩頰雖顯瘦削,行動卻還順暢,倒不像是有大病之象。
喜歡茅山掌教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茅山掌教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